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
恐君爱阳艳,斫却园中花。
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
君王心所怜,独自不见瑕。
台上红灯尽,未肯下金车。
一笑不得所,尘中悉无家。
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受君王宠爱的宫女生活景象。开篇"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通过对春日良辰美景的描写,反衬出宫女的得意与高傲。接着"恐君爱阳艳,斫却园中花",表明她担心皇帝会被外面的鲜艳花朵所吸引,因此割掉了园中的花朵,以保持自己在君王心目中的独特地位。
"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则描绘了后宫佳丽众多,她们都有着如乌鸦般的黑发和华丽的头饰。然而"君王心所怜,独自不见瑕",说明这位昭仪在皇帝心中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其他女子再美,也无法与之相比。
"台上红灯尽,未肯下金车"表达了她即便夜深人静,也不愿意离开那代表荣华富贵的高台和金车。最后"一笑不得所,尘中悉无家"则透露出她的孤独与失落,即使她的一笑能倾城,但在这繁华背后,她却感到无依无靠。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宫中的爱恨交织和女性心理的复杂性。同时,这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权力与美貌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洞察。
不详
一作邺之。晚唐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才颖最佳。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筑城畏不坚,城坚心自毁。
秦树满平原,秦人不居此。
犹为泣路者,无力报天子。
我家不背水,君身不向越。
自是相忆苦,忽如经年别。
山家草木寒,石上有残雪。
美人望不见,迢迢云中月。
妾颜与日空,君心与日新。
三年得一书,犹在湘之滨。
料君相轻意,知妾无至亲。
况当受明礼,不令再嫁人。
愿君从此日,化质为妾身。
入门又到门,到门戟相对。
玉箫声尚远,疑似人不在。
公子厌花繁,买药栽庭内。
望远不上楼,窗中见天外。
此地日烹羊,无异我食菜。
自是愁人眼,见之若奢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