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南北朝时期的王韶之,名为《宋四厢乐歌廿首》之一的“肆夏乐歌”。诗中以赞颂的方式描绘了皇上的德行与威严。
"于铄我皇,体仁包元",开篇即赞美皇帝具备仁爱之心,包容万物,展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广阔的胸怀。
"齐明日月,比量乾坤",进一步形容皇帝如同日月般明亮,其影响力可与天地相提并论,彰显出其至高无上的权威与地位。
"陶甄百王,稽则黄轩",指出皇帝如同陶器与甄器一般,塑造着众多帝王,其行为准则甚至可以追溯到黄帝与轩辕氏,强调了皇帝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
"吁谟定命,辰告四蕃",最后两句表达了皇帝通过深思熟虑的策略来决定国家的命运,并向四方宣告,显示了其决策的果断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崇高的赞誉,展现了对皇帝卓越品德与伟大功绩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