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巢湖春涨喻溪深,才过东关见故林。
莫道南来总无利,水亭山寺二年吟。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水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送别时的情感。"巢湖春涨喻溪深"一句,直接勾勒出春日湖水泛滥、溪流变得深广的生动画面,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和心境。紧接着的"才过东关见故林",则是诗人通过对比,将眼前的景色与记忆中的情景相互映照,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之情。
"莫道南来总无利"一句,似乎在暗示诗人的内心活动,或许是在反驳那些认为他这次南来的旅程没有收获的人。这里的“利”字,可以理解为精神上的满足或是心灵上的触动,而非仅指物质层面。
最后两句"水亭山寺二年吟",则透露出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在这段时间内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这“二年”表明了诗人的长期停留,他与自然的融合,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
整首诗通过春日湖水的涨落,溪流的变迁,故林的重逢,以及个人旅程的反思,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情感深度和精神层次。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楚天空阔月成轮,蜀魄声声似告人。
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交朋来哭我来歌,喜傍山家葬荔萝。
四海十年人杀尽,似君埋少不埋多。
耒阳山下伤工部,采石江边吊翰林。
两地荒坟各三尺,却成开解哭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