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曲江西畔锁离宫,细柳新蒲日日风。
想见千门映春绿,君王未见碧成丛。
这两首诗都是描绘了皇家园林或自然景色的景象。
第一首诗《曲江西畔锁离宫》中,诗人通过“曲江西畔”和“锁离宫”暗示了皇家宫殿的背景,而“细柳新蒲日日风”则描绘了宫苑中的日常风景,尤其是柳树和菖蒲在风中的动态。诗人想象“千门映春绿”,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繁华,但最后一句“君王未见碧成丛”则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宫廷孤独感,暗示了即使景色再美,君王也无法自由欣赏。
第二首诗《东坝以里沿岸人家皆对门植苇于小屿不晓其旨漫成四绝(其四)》则是写江南水乡的寻常百姓生活。诗中描述了居民们在小岛上种植芦苇的场景,可能是为了生计或装饰,但“不晓其旨”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不解或好奇。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两首诗都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不同的环境和情感氛围,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对于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独特魅力。
不详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岸傍几曲住人家,浅屿排门种荻花。
纵使秋声常索索,断无司马听琵琶。
北都旧产无淇竹,见说园池芦苇多。
涨绿不妨夜来雨,更须别浦听鸣荷。
唐摹之传取奇古,彷佛硬黄疑此楮。
我从眼力别瑶珷,安得庸奴字如许。
兴唐钟刻无夫字,久欲摩挲与细论。
归棹未容酬此志,一声烟霭又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