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平乐·西村》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梁清标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画面,展现了田家的辛劳与宁静的田园风光。
"场空禾黍"四字简洁地勾勒出秋收后的田野,空旷而寂寥,显示出农事的繁忙和一年辛勤的结束。"终岁田家苦"则直接点出田家生活的艰辛,一年到头的辛勤劳作并未带来富足,反而充满了困苦。
接下来的"脱却朝衣耕瘠土"形象地描绘了农人从官场回归田间的场景,他们卸下官服,投身于贫瘠的土地,体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淳朴生活的追求。"闲逐樵歌渔鼓"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悠闲氛围,农人们在劳作之余,还能听到樵夫的歌声和渔夫的鼓声,生活虽然简单,却也充满乐趣。
"溪翁提挈儿孙"描绘了一家人的温馨画面,溪边的老翁带着孙子,其乐融融,骑着驴子前往前村,可能是去购买酒或享受片刻的休闲时光。"野外人家如画"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形容乡村景色如同画卷一般美丽,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柴扉灯火黄昏"以傍晚时分,农家小屋门前的柴门和昏黄的灯光作为结尾,既写出日暮归家的温暖场景,又暗含了诗人对这种简朴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末清初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恬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世俗喧嚣的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