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羡勋名逐日新,课孙种绩及青春。
试将圆镜当空照,始识庐山面目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和晋斋兄韵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诗人不追求每日更新的功勋,而是专注于教育孙子和耕作,享受青年人的时光。他通过将镜子置于空中,寓意着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生活,认识到庐山(可能象征人生的真谛或自然的真理)的真正面貌。这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和对内心真实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
不详
不爱金章紫绶纡,欣然玉局自安居。
近来作计谁云拙,六六之年创一庐。
费尽工夫始盛开,一时赏玩四时培。
东君摧折飘零后,犹带天香溪上来。
初放姚黄一两枝,旋看魏紫格尤奇。
天公似欲留连住,伴我酴醾满架时。
歙江归艇棹晴波,同去同来日几何。
不怕黄花负人约,只愁人意负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