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殷父弟知衡州

浮云富贵本无情,出守衡阳地望清。

陇亩良田多乐岁,江山秀气入重城。

铃斋宴衎茶樽佚,棠荫优游狱讼平。

应念区区大梁客,朝衣颠倒趁鸡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浮云般荣华富贵原本无常心,出任衡阳之地只求心境清明。
田间丰年多有欢乐时光,江山秀丽之气融入深城之中。
在书斋中欢宴,品茶闲聊,狱讼得以公正解决。
应会想念我这个身处小城的客人,清晨衣冠不整赶早市如鸡鸣时。

注释

浮云:比喻变化无常的世事。
富贵:财富和地位。
无情:不受情感影响。
出守:出任地方官职。
衡阳:地名,今湖南衡阳。
地望清:追求清廉之地。
陇亩:田野。
良田:肥沃的土地。
乐岁:丰收之年。
江山:自然景色与国家。
秀气:美好的风光。
重城:大都市。
铃斋:书斋,官员办公之处。
宴衎:宴饮欢聚。
茶樽佚:品茶闲谈。
棠荫:棠梨树下,指宁静的环境。
优游:悠闲自得。
狱讼平:司法公正,诉讼平息。
区区:谦辞,指自己。
大梁客:流寓他乡的人。
朝衣:官服。
颠倒:形容衣冠不整。
鸡鸣:清晨鸡叫,代指早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送殷父弟知衡州》,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首句“浮云富贵本无情”以比喻的手法指出世事变化无常,富贵如同浮动的云彩,没有永恒的情义。接着,“出守衡阳地望清”则描绘了友人即将到达的知州(今湖南衡阳)一带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色,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第三句“陇亩良田多乐岁”表明那里的土地肥沃,农事兴旺,是一个适宜人居乐业的地方。紧接着,“江山秀气入重城”则进一步描绘了知州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藏的城池之美。

中间两句“铃斋宴衎茶樽佚,棠荫优游狱讼平”通过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想象,传达了一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情境。这里的“铃斋”指的是寺庙中的钟声,“宴衎茶樽佚”则描写了友人可能会享受的宁静雅致的生活,而“棠荫优游狱讼平”则强调了自然环境中的一种和谐与安详。

最后两句“应念区区大梁客,朝衣颠倒趁鸡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早晨急促离去的不舍。这里的“大梁客”指远行的旅人,“朝衣颠倒趁鸡鸣”则形象地描绘了朋友急匆匆穿上衣服,赶在鸡叫时离开的情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和生活情趣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友人离别之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古典诗词中特有的意境和情怀。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闻王师破洮河城获鬼章

盛德包荒与古同,十年关塞古洮戎。

神兵合沓来天上,猛虎逡巡落槛中。

蜀境粗偿关羽恨,汉津今奏武皇功。

城阴却叹周南滞,梦想鹓行紫禁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闻袁思正卒于宿州

画舸西河载酒回,东篱持菊待君来。

何知顷刻成千古,不及从容共一杯。

羁旅梦魂难际接,平生交分但悲哀。

中年万事长心恶,何处愁眉得暂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顺风发江夏

西江风浪夜喧豗,清晓犹闻万籁哀。

水驿正随衡雁去,云帆初学海鹏开。

山横别浦跳丸度,席对长澜阵马来。

快意须防太豪横,斜阳荒港少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夏日入馆

青骢晓转绿槐阴,金碧重重魏阙深。

洞里天花长带露,门前畏日自流金。

云台朱槛邻星斗,石室牙签照古今。

宦学从来难两得,君恩优假是书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