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秋义具天人策,灾异阴阳却鲜稽。
未识葩经明哲旨,奚辞䜛谪相胶西。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河间道中再咏前题(其六)广川台》。诗中探讨了春秋时期的义理与天人策的关系,以及灾异与阴阳之间的联系,表达了对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明哲之旨的追求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特别是对于被贬谪到胶西的官员的态度。全诗语言精炼,寓意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政治见解。
不详
村尚以诗传,心仪设教筵。
渊源来子夏,训诂逮延年。
爱此儒祠古,兼临行馆便。
展书乐清暇,妙契郑家笺。
行馆儒祠畔,春风特地临。
无邪蔽三百,有传至而今。
已喜书筵洁,那更石径深。
卷阿稍伴奂,可惬昔贤心。
驻辇春风日又斜,传宣守吏问桑麻。
灾区赈济还当黾,憩宇铺陈底足誇。
且喜说经近毛氏,不须买节学钱家。
行檠清夜无繁聒,名教中原乐趣赊。
驱车过瀛州,纵目瞻原田。
原田有积水,冰凝雪铺连。
秋麦既误种,春种亦觉艰。
去岁涝非常,调幕吾恧旃。
赈救或少靳,灾黎何赖焉。
村行历观民,色实鲜饥寒。
都称赖麦稔,早收穫潦前。
此语疑信半,况在跸路边。
其不经见者,宁无向隅人。
我惟加实惠,尔其勉勤宣。
官阶大小殊,民父母同然。
各尽保赤心,苍黎庶多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