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象,诗人冯时可以细腻的笔触,将金山寺所处环境的壮美与寺庙本身的庄严融为一体。
首联“楼台傍水淡秋客,寒影涵来翠霭重”,描绘了金山寺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秋日的寒意中,楼台倒映在水中,与周围的翠绿云雾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
颔联“地控海门千万里,江浮天柱一孤峰”,进一步展现了金山寺所在之地的辽阔与壮丽。金山寺仿佛是连接天地的桥梁,控制着千万里的海域,而它自身则如同江中的孤峰,独立于浩瀚之中,凸显其独特与不凡。
颈联“腾空白浪惊栖鹘,出洞阴云起卧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赋予金山寺以生命与活力。白浪腾空,栖鹘惊飞,暗示着金山寺的神秘与威严;而阴云从洞中升起,仿佛是卧龙的隐现,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神秘色彩。
尾联“壮观生平曾更几,维舟徙倚听烟钟”,表达了诗人对金山寺壮观景象的感慨。在一生中,这样的壮观景象或许不多见,诗人停舟岸边,静静地倚靠,倾听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内心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赞叹与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金山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以及诗人对这种和谐景象的深深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