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鬼谣.题管夫人画竹

认濛濛、万竿修竹,绿烟一片清冷。

楚天不问云深浅,日暮凄其风劲。吹不定。

望不尽、满川秋水寒光迥。露澄烟暝。

更无数青山,无边青霭,天际远峰映。

伤心更,写出苍梧旧景。美人芳草谁省。

千梢万叶矜当世,闲了鸥波小艇。尘梦醒。

剩两岸、娟娟瘦玉摇江影。神游目骋。

算只有南楼,老人画法,千古妙相并。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鉴赏

这首《山鬼谣》以顾太清的细腻笔触,描绘了一幅竹林深处的清冷秋景图。开篇“认濛濛、万竿修竹,绿烟一片清冷”,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而略显寂寥的竹林世界。竹子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绿意盎然,却也透露出一丝清冷之感。

接着,“楚天不问云深浅,日暮凄其风劲”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美与孤独。黄昏时分,天色渐暗,风力强劲,似乎连天空都不愿去询问云层的深浅,只留下竹林在风中摇曳,显得格外凄凉。

“吹不定。望不尽、满川秋水寒光迥。”风吹竹叶,声声不息,望向远方,只见满川秋水,寒光闪烁,与竹林形成鲜明对比,更添了几分孤寂与冷清。

“更无数青山,无边青霭,天际远峰映。”视线再延伸,无数青山环绕,青霭弥漫,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构成了一幅壮丽而又神秘的画面。

“伤心更,写出苍梧旧景。美人芳草谁省。”这里借用了苍梧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伤,同时也暗示了画中所蕴含的情感深度,让人不禁思考“美人芳草”的寓意与象征。

“千梢万叶矜当世,闲了鸥波小艇。”竹叶繁茂,自有一种傲世的姿态,而鸥波小艇则显得悠闲自在,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

“尘梦醒。剩两岸、娟娟瘦玉摇江影。”梦醒之后,只剩下两岸的竹影在江面上轻轻摇曳,如同瘦玉般优雅,给人以宁静与美的享受。

“神游目骋。算只有南楼,老人画法,千古妙相并。”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幅画作的高度赞赏,认为只有像南楼这样的大师级画家,才能捕捉到如此美妙的瞬间,让这幅画作成为千古流传的艺术珍品。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竹林的自然美景,还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定风波.古春轩老人有《消夏集》,徵咏夜来香、鹦哥,纫素馨以为架者,盖云林手制也

斑竹帘栊亚字栏,素馨花发晚风妍。

清遣芸窗邀女伴,堪羡。闺中造物有花仙。

妙手制成花架子,架起。鹦哥也是好花穿。

闲向绿槐阴里挂,长夏。悄无人处一声蝉。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浪淘沙.冰灯

宝塔十三层。楼观飞惊。清凉世界住飞琼。

藐姑射仙冰雪貌,玉佩瑽琤。巧制太轻盈。

细缕坚冰。六鳌海上势崚嶒。

看到雪消明月夜,万点寒星。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金缕曲.题《花帘词》寄吴蘋香女士,用本集中韵

何幸闻名早。爱春蚕、缠绵作茧,丝丝萦绕。

织就七襄天孙锦,彩线金针都扫。

隔千里、系人怀抱。

欲见无由缘分浅,况卿乎、与我年将老。

莫辜负,好才调。落花流水难猜料。

正无妨、冰弦写怨,云笺起草。

有美人兮倚修竹,何日轻舟来到。

叹空谷、知音偏少。

只有莺花堪适兴,对湖光山色舒长啸。

愿寄我,近来稿。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圣朝.秧歌

满街锣鼓喧清昼。任狂歌狂走。

乔装艳服太妖淫,尽京都游手。

插秧种稻,何曾能够,古遗风不守。

可怜浪费好时光,负良田千亩。

形式: 词牌: 贺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