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二首(其二)

晓峰新翠飞来,锦帆半波春江楫。

恰才回首,碧罗天净,弱云微抹。

咫尺苍茫,狂飙聚捲,怒涛喷雪。

讶盆翻白雨,松林转黑。红一线,雷车制。

如此风波怎去。急回船,渡头刚歇。

野炉争拥,征衫未燎,薄寒犹怯。

辽日遗墟,金源旧事,断垣残堞。

有当年遗瓮,土花蚀绣,听渔人说。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变幻莫测的江面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清晨山峰的新绿、江面上的锦帆与春波、以及随后的风云突变,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诗中“晓峰新翠飞来”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使静止的山峰仿佛在空中飘动,充满了动态感。“碧罗天净,弱云微抹”则描绘了天空的纯净与云彩的轻柔,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咫尺苍茫,狂飙聚捲,怒涛喷雪”几句,通过“咫尺”与“苍茫”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广阔与神秘。狂风骤起,怒涛翻滚,如同白雪般喷涌而出,营造出一种惊心动魄的氛围。诗人对“讶盆翻白雨,松林转黑”这一场景的描写,更是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让读者仿佛亲历其境。

“红一线,雷车制”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雷电的壮观景象,犹如雷车在空中疾驰,留下一道红色的轨迹。接下来,“如此风波怎去。急回船,渡头刚歇”表达了面对如此恶劣天气时的无奈与急切,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最后,“野炉争拥,征衫未燎,薄寒犹怯”描绘了旅人在野外取暖的情景,虽有寒冷,但并未完全消散,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而“辽日遗墟,金源旧事,断垣残堞”则将视角拉远,引出了历史的痕迹,让人思考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多变,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104)

高士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风入松

轻纨几摺洒金泥,一握翠云齐。

沉沉书静蓬莱殿,君恩重,赐出彤墀。

飞白争翔龙凤,五明巧画鸬鹚。

碧栏转午赤轮低,洒洒动凉飔。

恍疑身在方壸里,宫香细惹袖沾衣。

漫说新秋到也,年年晕车清晖。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倦寻芳

才晴便雨,试暖翻寒,禁烟时候。

一抹泥金,烘染夕阳林岫。

叹韶光,随逝水,莺花转眼成辜负。

数邮签,恁茫茫过尽,羊肠人首。

西湖曲、钓矶无恙,买片春帆,欲归难聚。

何处封侯,几度陌头杨柳。

忆得今宵灯烬暗,小窗曾梦辽西否。

乍听残,五更风、乳鸦啼又。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笛家

鱼尾梢残,兔华舒满,遥天淡泞,薄云忽送疏疏雨。

黑山不断,银砾无边,柳梢谁插,青青如许。

碎叶当城,倡条踠地,宛似笆篱护。

计征途,几千里,此夜偶随落絮。最苦。

沙场当日,玉龙按曲,万叠关山,白雁题诗,一绳乡路。

冷落、着尽铁衣人老,若个刀环归去。

我今何愁,毡车茸帽,静把更筹数。

烧炭兽,灸黄羊,况有泻壸湩乳。

形式: 词牌: 笛家

南楼令

浅草乱山稠。惊沙黑水流。好春光,只似穷秋。

刚得一枝花到眼,经雨打,又还休。遥忆小红楼。

玉人楼上头。月溶溶,催和香篝。

肯信东风欺绝塞,都不许,把春留。

形式: 词牌: 唐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