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为纪念在刘公宅举行的一次宴会而作。诗中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感慨。
首联“十年重见柳条青,剩水残山旧所经”,描绘了诗人时隔多年再次见到熟悉的景致,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柳条青青,仿佛时间并未改变什么,但“剩水残山”则暗示着自然环境的变迁,或许也象征着人事的沧桑。
颔联“胜会正看鹓作侣,瘦躯翻讶鹤同形”,通过对比鹓和鹤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聚会中朋友间深厚友谊的赞美。鹓,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比喻贤士;鹤则象征高洁脱俗。瘦躯的诗人惊讶于自己仿佛也融入了这高雅的群体之中,流露出一种被接纳和欣赏的喜悦。
颈联“情娱尊俎堪移日,地远江湖漫聚星”,进一步描述了宴会的欢乐氛围。尊俎(酒器)的摆放让聚会持续了很长时间,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能像繁星般聚集众多才子佳人,共同享受欢愉。
尾联“食饱事閒兼吏隐,不知何以答虞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感以及对未来的思考。食饱事闲,意味着生活无忧无虑,同时作为官吏的隐退生活也让他感到自在。面对这样的生活状态,诗人不禁思考如何回应朝廷的期望或社会责任,体现了他对自身角色定位的深思熟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友情的珍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以及对未来责任的深思,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