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忆山中诗

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

楚人心昔绝,越客肠今断。

断绝虽殊念,俱为归虑款。

存乡尔思积,忆山我愤懑。

追寻栖息时,偃卧任纵诞。

得性非外求,自已为谁纂。

不怨秋夕长,常苦夏日短。

濯流激浮湍,息阴倚密竿。

怀故叵新欢,含悲忘春暖。

凄凄明月吹,恻恻广陵散。

殷勤诉危柱,慷慨命促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谢灵运的作品,名为《道路忆山中》。诗中的意境幽深,情感丰富,通过对比江南与楚越之地的自然景观和自身的情感体验,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无助。

首句“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菱角采摘的声音与轻快的歌谣交织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接着,“楚人心昔绝,越客肠今断”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故土的情感割裂和深刻的乡愁。

“断绝虽殊念,俱为归虑款”中,诗人虽然身处异地,但思念之情并未消散,而是化作了一种返乡的渴望。随后的“存乡尔思积,忆山我愤懑”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

在“追寻栖息时,偃卧任纵诞”中,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安稳生活,而现在则是放纵自我,无拘无束地面对现实。接着,“得性非外求,自已为谁纂”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不再寻求外界的认同与评价。

“不怨秋夕长,常苦夏日短”一句,则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秋夜虽然漫长,却不如夏日之短暂令人烦恼。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的无奈和哀愁。

“濯流激浮湍,息阴倚密竿”描绘了一种水流湍急,阴影浓郁的自然景象,这可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紧接着,“怀故叵新欢,含悲忘春暖”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中的不如意时,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最后两句“凄凄明月吹,恻恻广陵散”和“殷勤诉危柱,慷慨命促管”则是诗人情感的高潮。凄凄的明月似乎在吹拂着诗人的心灵,而那悠扬的音乐也只能是一种短暂的慰藉。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深刻体验,化作了对未来命运的关切。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谢灵运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09)

谢灵运(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集》等14种

  • 籍贯: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 生卒年:385年-433年

相关古诗词

酬从弟惠连诗(其一)

寝瘵谢人徒,灭迹入云峰。

岩壑寓耳目,欢爱隔音容。

永绝赏心望,长怀莫与同。

末路值令弟,开颜披心胸。

形式: 古风

豫章行

短生旅长世,恒觉白日欹。

览镜睨颓容,华颜岂久期。

苟无回戈术,坐观落崦嵫。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燕歌行

孟冬初寒节气成。悲风入闺霜依庭。

秋蝉噪柳燕辞楹。念君行役怨边城。

君何崎岖久徂征。岂无膏沐感鹳鸣。

对君不乐泪沾缨。辟窗开幌弄秦筝。

调弦促柱多哀声。遥夜明月鉴帷屏。

谁知河汉浅且清。展转思服悲明星。

形式: 乐府曲辞

赠从弟弘元诗

毖彼明泉,馥矣芳荑。扬晔神皋,澄清灵溪。

灼灼吾秀,徽美是谐。誉必德昭,志由业栖。

憩凤于林,养龙在泉。舍潜就跃,假云翔天。

饪以味变,台以明宣。言辞戚朝,聿来鼎藩。

昔尔同事,谓予偕征。暌合无朕,聚散有情。

我端北署,子腾南溟。申非授乖,饮泪凄声。

缅邈荆巫,杳翳江湍。三千既旷,繇役实难。

想像微景,延伫音翰。因云往情,感风来叹。

寝处燕说,指辰忌薄。仳离未几,节至采获。

静念霜繁,长怀景落。人道分虑,前期靡托。

视听易狎,冲用难本。违真一差,顺性谁卷。

颜子悔伤,蘧生化善。心愧虽厚,行迷未远。

平生结诚,久要罔转。警掉候风,侧望双反。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