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廿四日雨中寄仲庄

四月江乡暑尚微,林寒老客未更衣。

复愁刈麦雨不止,况是索租人正饥。

谷秧出水青青短,筀笋登盘个个肥。

门外泥深无辙迹,相从莫怪出村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吕诚的《四月廿四日雨中寄仲庄》,描绘了四月江乡雨中的景象与农事的艰辛。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首句“四月江乡暑尚微”,点明时节与地点,虽已入夏,但江乡的暑气尚不甚烈,营造了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接着“林寒老客未更衣”,以“林寒”暗示季节变化,同时“老客”二字透露出人物的沧桑感,未更衣则表现出生活条件的简朴或某种不便。

“复愁刈麦雨不止,况是索租人正饥。”这两句直接揭示了农事的艰难与社会现实的残酷。刈麦本是繁忙而重要的农活,却偏偏在雨中进行,增加了劳动的难度;而“索租人正饥”,则反映了农民在丰收之年仍需面对沉重赋税的压力,生活不易。

“谷秧出水青青短,筀笋登盘个个肥。”转而描写农事的另一面——播种与收获。谷秧初生,虽短小但充满生机;筀笋成熟,个个肥美,预示着未来的丰收。这种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也映射出农民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最后,“门外泥深无辙迹,相从莫怪出村稀。”描述了雨后村外的景象,泥泞的道路无人行走,侧面反映出农忙时节人们忙于田间劳作,无暇他顾。这不仅是对仲庄的关怀,也是对所有辛勤劳作者的敬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四月雨中江乡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农民辛劳的同情,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165)

吕诚(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名肃。工诗词。名士咸与之交。家有园林,尝蓄一鹤,复有鹤自来为伍,因筑来鹤亭。邑令聘为训导,不起。有《来鹤亭诗》

  • 字:敬夫
  • 籍贯:昆山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偶武孟

犹忆当年应鹄头,诗名从此达南洲。

狂歌赖有千钟酒,豪士今无百尺楼。

紫蟹白鱼江市晚,绿芜红树海门秋。

西风开到篱根菊,拟向桃源一系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白纸扇歌

我昔舟泊江西湄,推冰看捣万楮皮。

江神相过色惨怆,波工自诧手不龟。

怀金问价云满箧,霜纨失素无晶辉。

廿年归来存百一,制成团扇真绝奇。

红炉百炼太古雪,紫筼三尺盘屈铁。

银潢影射秋鉴光,玉虹冷贯青天月。

昏目摩挲惊老丑,动摇清风生腋肘。

高堂昼把蝇蚋空,魑魅潜藏飞电走。

岂不闻蕺姥不识王右军,茂弘曾障元规尘。

谢公高风固足尚,班女箧笥空悲呻。

乌飞兔掷急于箭,商飙奄忽号枯林。

呜呼盛衰天地无古今,炎凉不易君子心。

形式: 古风

读宋太史诗文集谩书

金华山下古潜溪,秀发英灵间世奇。

岁久不闻清庙瑟,眼明今见玉堂诗。

百年人物推此老,一代风流当继谁。

颇恨淹留忘坠景,遗编徒使后来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访成真观有感

暮年重访成真观,不见秋云竹外楼。

枸杞经春皆化犬,朱藤历岁总如虬。

种桃道士凭虚去,采若骚人汗漫游。

见说蓬莱又清浅,拟将黄鹤问丹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