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翁同和联

渺矣乾嘉诸老,文采风流,公承厥宗,乃终其局;

伤哉戊戌以来,恶魔急劫,天宁无意,特放斯人。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感,悼念翁同龢,将历史人物置于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展现其生平与命运的波折。

“渺矣乾嘉诸老”,开篇即以“渺”字,表达对乾嘉年间众多学者的追忆与敬仰,暗含对翁同龢承继先贤文采风流的肯定。“文采风流,公承厥宗”,进一步赞扬翁同龢继承了前辈的文学才华与人格魅力,彰显其在学术与品行上的卓越成就。“乃终其局”,则惋惜地指出翁同龢最终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表达了对其人生结局的感慨。

“伤哉戊戌以来”,转而聚焦于晚清末年的动荡时局,以“伤哉”二字强烈表达了对这一时期社会变迁给翁同龢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情。“恶魔急劫”,形象地描绘出戊戌变法失败后,国家动荡、政治黑暗的景象,暗示了翁同龢所处时代的艰难与险恶。“天宁无意,特放斯人”,最后以“天意”为喻,既是对翁同龢命运的一种无奈接受,也蕴含着对其高尚人格与精神追求的尊敬与赞美。通过这一联语,不仅展现了对翁同龢个人命运的深切哀悼,也反映了对那个时代复杂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

张继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集句留示孙辈联

聪听祖考彝训;深知稼穑艰难。

形式: 对联

挽郭嵩焘联

为国固邻交,犯将环海风潮,孤忠何恤与人诵;

归田留著述,仰止名山坛席,硕德无惭有道碑。

形式: 对联

挽曾国荃联

南丰望重,并起匡时,砥柱力擎天,同邀胙土分茅,中外奇勋归上将;

幕府峰高,与闻筹笔,台星惊坠地,此后投艰遗大,东南半壁属何人。

形式: 对联

挽曾国荃联

易名兼胡左,荣极饰终,胙土分茅长不朽;

忠榇返湖湘,情殷执绋,故乡寒士痛无依。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