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

天涯雁断少书还,梦入虚无缥渺间。

兵火馀生心易碎,愁人未老鬓先斑。

没蕃亲故沦沧海,归汉郎官遁故山。

已分生离同死别,不堪挥涕说台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所作的《天涯》,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与故乡亲人的音讯断绝,内心充满忧虑和感伤的情感。首句"天涯雁断少书还"描绘了诗人与家乡的联系如同天各一方的大雁,书信难传,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梦入虚无缥渺间"则暗示了诗人只能在梦境中寻找一丝慰藉,现实世界显得虚幻而遥远。

"兵火馀生心易碎"反映了战乱后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的脆弱,诗人的心灵因战争创伤而变得敏感易碎。"愁人未老鬓先斑"通过白发早生的形象,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岁月的无情。接下来的两句,"没蕃亲故沦沧海,归汉郎官遁故山"进一步表达了对亲朋好友流落他乡或隐居避世的哀叹,以及自己无法回归故乡的无奈。

最后,"已分生离同死别,不堪挥涕说台湾"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离别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台湾被割让的悲痛,泪水难以抑制。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秋雁歌

西风吹雁秋南翔,天高野阔稀稻粱。

一雁下从野凫去,群雁思之不能置。

天涯目断寒云飞,误入罗网何时归?

形式: 古风

景忠祠吊故明孝廉林丹九先生一桂二首(其一)

崖壁斑斑碧血痕,先生当日此成仁。

三闽四广支离局,一息千秋草莽臣。

乱世科名娱老母,荒山须发表完人。

扁舟欲访悲歌处,冷月空潭泻古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景忠祠吊故明孝廉林丹九先生一桂二首(其二)

三书却聘至今传,高节清风尚凛然。

列传补书宜国史,此邦议祀合乡贤。

荒祠日冷双门阙,遗寨云封一线天。

断句零章待搜缉,蠹馀留续谷音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镇平城北近校场半里许有奇石离立山谷间,邑人所名为石伯公者也,予援南宫故事,字之曰石丈,并缀以诗(其一)

奇峰特起势玲珑,石丈亲呼向谷中。

不让米颠誇韵事,空山袍笏拜松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