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三)次吴斗南登云海亭

年少青云客,怀抱百忧宽。

北窗醉卧春晓,归梦趁吴帆。

来访鸱夷仙迹,极目平湖烟浪,万象一毫端。

云海渺空阔,咫尺是蓬山。佩飞霞,囊古锦,几凭阑。

赤城应有居士,凤举更龙蟠。

待向玉霄东望,相与神游八极,身未似云闲。

长剑倚天外,功业镜频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诗人以"年少青云客"自称,表达了早岁便如行云流水般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同时内心却充满了百忧,这种矛盾的心境正是古代文人特有的情感体验。"怀抱百忧宽"则透露出诗人面对世事时的豁达与宽容。

"北窗醉卧春晓,归梦趁吴帆"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在北窗下沉浸于酒精的香醇中,直至春日破晓,而心中的归愍却随着吴国的船只漂泊不定。这里的“春晓”与“归梦”交织,生动表现了诗人的游子情怀和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

"来访鸱夷仙迹"一句,诗人似乎是在追寻传说中的仙人足迹,这里的“鸱夷”指的是古代传说的仙山。"极目平湖烟浪,万象一毫端"则是从高处眺望,眼前是一片开阔的湖光与烟霭交织的景致,所有的景物都聚焦在一根细丝上,这种写法颇具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云海渺空阔,咫尺是蓬山"通过对比手掌与广阔天地之间的差距,以小见大,强调了宇宙之浩瀚和人类境遇之渺小。"佩飞霞,囊古锦,几凭阑"则是在描绘诗人登临亭台时的情景,或许是对物质享受的一种描写,亦或是一种精神寄托。

"赤城应有居士,凤举更龙蟠"一句中,“赤城”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而“居士”则是隐逸之士的称谓,这里诗人似乎在向往那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凤举更龙蟠"则是在形容一种神秘而又高贵的气质,仿佛在说那里的仙山之中,隐藏着真正的高人。

"待向玉霄东望,相与神游八极,身未似云闲"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期待,以及希望能够随心所欲地遨游于天涯海角。这里的“玉霄”、“八极”都充满了仙境的色彩,而“身未似云闲”则是说尽管肉体还未能如云般自由,但精神却已经超脱尘世,达到了心灵上的解放。

"长剑倚天外,功业镜频看"中,“长剑”象征着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而“倚天外”则是在表达诗人对高洁、自强不息精神状态的追求。“功业镜”暗指历史的镜鉴,而“频看”则是说诗人时常审视自己的修为与成就,反映了诗人严于律己的品格。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以及对高洁人格的自我要求,都在诗中得到了精彩的体现。

收录诗词(262)

杨冠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字:梦锡
  •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 生卒年:1138-?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四)

曳杖罗浮去,辽鹤正南翔。

青鸾为报消息,岩壑久相望。

无奈渔溪欸乃,唤起苹洲昨梦,风雨趁归航。

万里家何许,天阔水云长。历五湖,转湘楚,下三江。

兴亡千古馀恨,收拾付诗囊。

重到然犀矶渚,不见骑鲸仙子,客意转凄凉。

举酒酹江月,襟袖泪淋浪。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东坡引

绿波芳草路。别离记南浦。香云剪赠青丝缕。

钗分金半股。钗分金半股。阳关一曲声凄楚。

惹起离筵愁绪。梦魂拟逐征鸿去。行云无定据。

行云无定据。

形式: 词牌: 东坡引

生查子(其三)赋湘妃鼓瑟笺,湘妃泛莲叶,上有片云擎月

潇湘日暮时,倚棹蒹葭浦。

不见独醒人,愁对湘妃语。

璧月送归云,一叶莲舟举。

宝瑟奏清商,波底鱼龙舞。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生查子(其二)忠甫持梅水仙砑笺索词

消瘦不胜寒,独立江南路。

罗袜暗生尘,不见凌波步。

兰佩解鸣珰,往事凭谁诉。

一纸彩云笺,好寄青鸾去。

形式: 词牌: 生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