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周原已医判

扁舟只近问栖迟,玉树惊非旧见时。

别后正忧如许瘦,讣来已尽此生期。

世多不学番膺寿,天莫容官定有儿。

头白老亲虽健在,封荣那塞丧明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挽周原已医判》表达了对故友周原的深深哀悼之情。首句“扁舟只近问栖迟”描绘了诗人与周原交往的场景,扁舟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而“问栖迟”则暗示了对友人去向的关切和对往昔相聚时光的追忆。

“玉树惊非旧见时”以玉树比喻周原,暗示其人品高洁,但现在再见却已物是人非,流露出对友人去世的震惊和悲痛。“别后正忧如许瘦”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周原生前身体状况的担忧,以及得知噩耗后的巨大悲痛。

“讣来已尽此生期”直接点出友人的离世,感叹生命的无常,觉得这似乎已经耗尽了他剩余的人生。“世多不学番膺寿”暗指世事变迁,人们往往无法预料寿命长短,而周原的早逝更显得命运无常。“天莫容官定有儿”则表达了诗人对周原身后无人延续香火的忧虑,以及对天意弄人的无奈。

最后两句“头白老亲虽健在,封荣那塞丧明悲”,诗人想到自己虽然还有白发苍苍的父母尚在,但封赏和荣耀都无法填补失去挚友的悲伤,表达了对亲人的安慰和对自己内心悲痛的深切感慨。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分展现了沈周对亡友的深情缅怀。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哭金怀用表兄(其一)

奔波那觉病,但见吐车茵。

一顿可缺食,百年无到人。

何膏起其死,有泪出于亲。

听雨秋堂夜,茕茕剩老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哭金怀用表兄(其二)

近哭孟光死,伤多病有因。

不堪衰族里,顿失老成人。

生气不借谷,冥羞空荐蘋。

桥头思健步,已负野梅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哭金怀用表兄(其三)

处世多存厚,眼前谁似君。

老年兄弟行,一泪死生分。

故宅迷秋水,新阡拥暮云。

勒碑吾自任,未敢谢无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哭金怀用表兄(其四)

南亩垫秋水,忧怀萦老穷。

劳生百不足,到死一成空。

身脆如残叶,病来加朔风。

昨宵谈笑是,暂落梦魂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