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与水患的严重性。首联“烟曳平川上,云屯翠岭头”以烟云起于平原,聚于青翠山巅,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壮丽的画面。接着,“雨淫成大浸,堤溃失安流”则揭示了雨水泛滥,导致洪水肆虐,堤坝溃决,水流失去秩序的严峻现实。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美景与灾害之间的强烈反差。
“地入三吴窄,山馀九陇浮”进一步描绘了水患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吴之地因洪水而显得更为狭窄,山峦在洪水中仿佛漂浮,形象地表现了洪水之大。最后,“不应昏垫后,始用济川舟”表达了对治理水患的期盼,认为不应等到洪水过后才开始采取措施,应提前做好准备,使用船只等工具来应对可能的水灾。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描绘,也反映了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治理策略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关注民生、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