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

乌木为珠子,黄山去日持。

得之云象罔,智者见摩尼。

个个成圆果,声声绕串丝。

君看白玉閒,多半是从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念珠》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念珠的深刻感悟。

首句“乌木为珠子,黄山去日持”,以乌木作为念珠的材质,黄山作为背景,暗示着这串念珠的珍贵与来历不凡,仿佛在时间的长河中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接着,“得之云象罔,智者见摩尼”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念珠比作云中的象罔(一种传说中的神兽),只有智慧之人方能洞察其真谛,摩尼则是佛教中的宝珠,象征着智慧和光明。这里不仅赞美了念珠的神圣与智慧的光辉,也暗含了对持有者的敬意。

“个个成圆果,声声绕串丝”则进一步描述了念珠的形态与声音,每个珠子都是完美的圆形,串在一起时,发出的声音如同丝线般悠扬,既展现了念珠的美感,也寓意着修行过程中的宁静与和谐。最后,“君看白玉闲,多半是从缁”一句,以白玉的纯净与从缁(缁衣,指僧侣的服装)的对比,表达了对修行者内心纯净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在世俗与精神世界之间,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坚定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念珠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物质上的美丽,更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哲学意义,以及对修行者精神世界的启示,体现了陈子升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和深邃思考。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宝象林访在犙和尚

院隐一溪深,无人不到寻。

食来船运米,坐致地铺金。

廓落全开面,庄严总现心。

最堪增我恋,房树有巢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游麻奢宝象林还至冈头村遇雨

复此泥涂迹,真怜昨日晴。

弥天皆月色,破地忽雷声。

雨点红鱼吸,风轮白鸟征。

惟留法云在,烟树失江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同旷圆大师庞若云诸子游家牧止深村别业

深村好林沼,况乃属深春。

最是闭门者,偏宜摇艇频。

花繁初露子,竹密竟遮人。

觅得青莲种,从来不染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水瓜架

庭浅怕天炎,栽瓜欲接檐。

叶看新绿布,花又嫩黄添。

浇水知含喜,和羹足养廉。

此间方偃仰,李下为谁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