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亭

颍上新亭瞰一川,几重旧址敞幽关。

寒声北下当轩水,翠影西来扑槛山。

远目静随孤鹤去,高情常共白云闲。

知君久负巢由志,早晚相忘寂寞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在颍上新亭俯瞰着整片河流,古老的遗址一层层敞开幽深的关隘。
寒冷的水声从北方流下,直击眼前的窗户,翠绿的山影从西边映照过来,撞进栏杆间的景色。
目光随着孤独的白鹤远去,高雅的情怀常常与白云相伴,悠闲自在。
我知道你长久以来怀有巢父、许由般的隐逸之志,早晚有一天会在寂寞中忘记尘世的纷扰。

注释

瞰:俯瞰,从高处向下看。
旧址:古代建筑或遗址的位置。
幽关:幽深的关隘,形容地势险要或环境清幽。
巢由:巢父和许由,古代隐士的代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远的情感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开篇“颍上新亭瞰一川”即设定了全诗的意境,颍河之滨,一座新建的亭子,眺望着绵长的一片江水,给人以广阔与宁静的感觉。紧接着,“几重旧址敞幽关”透露出历史的沧桑,多层叠加的古迹和开阔的幽深关隘,渲染出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情怀。

“寒声北下当轩水,翠影西来扑槛山”两句,则通过对声音和影子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北方的寒风吹拂过河流,河水涌动发出冰冷的声音;而南来的翠绿之色,如同轻柔的手势,拂过山峦。这两句极富有画面感,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体验。

“远目静随孤鹤去,高情常共白云闲”表达了诗人的超然脱俗和向往自由的心境。诗人不仅用视线追随着那只孤独的鹤,在精神上也与高洁的情感和悠闲的白云为伴,这种境界令人神往。

最后,“知君久负巢由志,早晚相忘寂寞间”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惆怅。诗人知道你长期怀揣着隐逸的抱负,在寂寞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安宁。这样的交情虽美,但又不免令人感到时光易逝,早晚会在无尽的寂寞中相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高洁情操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7)

韩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成封,(唐诗纪事作代封,此从新唐书艺文志注及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有诗名。长庆四年,(公元八二四年)登进士第。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大中中,(公元八五三年)仕至湖南观察使。琮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生卒不祥,于唐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之后,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消灭叛将,反而另派右金吾将军蔡袭代韩为湖南观察使,把这个逐臣抛弃了。此后失官,无闻

  • 籍贯:后历中书舍
  • 生卒年:858

相关古诗词

题圭峰下长孙家林亭

赵国林亭二百年,绿苔如毯葛如烟。

闲期竹色摇霜看,醉惜松声枕月眠。

出树圭峰寒压坐,入篱沙濑碧流天。

明知富贵非身物,莫为金章堕地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商山店

商山驿路几经过,未到仙娥见谢娥。

红锦机头抛皓腕,绿云鬟下送横波。

佯嗔阿母留宾客,暗为王孙换绮罗。

碧涧门前一条水,岂知平地有天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应是行云未拟归,变成春态媚晴晖。

深如绮色斜分阁,碎似花光散满衣。

天际欲销重惨淡,镜中闲照正依稀。

晓来何处低临水,无限鸳鸯妒不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长随圣泽堕尧天,濯遍幽兰叶叶鲜。

才喜轻尘销陌上,已愁新月到阶前。

文腾要地成非久,珠缀秋荷偶得圆。

几处花枝抱离恨,晓风残月正潸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