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赋

我游会稽岭,复登秦望山。

天高海涛寂,日落空云閒。

三山渺何许,鲍腥动函关。

回车探禹穴,千古高巑岏。

有客来昆崙,抱璞将何适。

熠熠含辉光,椟韫夜生白。

荆舒人莫知,举世珍燕石。

所以鲁仲尼,待价靡欣戚。

嘉橘生南服,累累黄金姿。

碧叶霜不悴,贞心终自持。

渭滨钓鱼叟,西伯梦见之。

西伯今寂寞,野处徒伤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会稽岭与秦望山的壮丽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感慨。首句“我游会稽岭,复登秦望山”开篇点题,表达了诗人对名山大川的向往与探索。接着,“天高海涛寂,日落空云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辽阔的画面,通过“寂”、“閒”二字,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三山渺何许,鲍腥动函关”则引出了对遥远神秘的三山的遐想,以及历史的深沉感。诗人驾车前往探寻大禹的遗迹,感叹“千古高巒岏”,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敬仰与怀念。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讲述了一个关于玉石的故事:“有客来昆仑,抱璞将何适。熠熠含辉光,椟韫夜生白。”这里借用了和氏璧的典故,赞美了怀才不遇者的光辉与坚持,同时也讽刺了世人对真正价值的忽视。

“荆舒人莫知,举世珍燕石”进一步强调了世态炎凉,真正的价值往往被埋没,只有少数人能识得其真谛。最后,诗人以鲁仲尼的故事收尾,表达了对坚守自我、等待时机的肯定态度。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

汪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

别君出郭门,回首万里遥。

征马复驰驱,山高路岧峣。

水流下溟海,月出上青霄。

月光照海波,我行魂独消。

天寒关塞远,日落村墟晚。

悠悠音信断,鸿雁自悽惋。

中心抱贞素,匪石不可转。

昊天信明旦,胡能事游衍。

形式: 古风

濠梁行奉制赋送太师韩国公还乡

龙飞濠梁起淮甸,肇基㭑陵酣百战。

诛陈夷张安东南,北定中原疾如电。

秉旄仗钺清朔方,拱手垂衣正南面。

泰山若砺海涵天,黄河如带江澄练。

声威远布来夷戎,海隅西极咸趋风。

不用汉兵三十万,大宛马萃天闲中。

圣皇明德被海宇,天产英杰开勋庸。

中山开平奋武烈,内辅太师韩国公。

太师始由刀笔举,群雄纷争识真主。

麾之不去情愈亲,日献吁谟阐弘绪。

不矜不伐仁者心,克勤克俭前哲矩。

平生仇怨那报酬,诸将劳能谁毁誉。

百司庶务无稽留,剸繁治剧何优游。

圣皇推诚重委托,太师悉力宣王休。

汉比萧曹岂异绩,唐槩房杜称嘉猷。

光辅功成请身退,锡爵颁养先公侯。

白发朝天喜强健,紫殿从容频锡宴。

一朝乡里锦衣荣,千载勋名青史见。

太师恭慎人罕侔,圣皇显佑谁能先。

旧基甲第新淩云,内府金钱表新眷。

明庭盛典重咏歌,谩从馆阁徵文献。

形式: 古风

予归江左泽往四明

倚闾怜母老,长路望儿归。

六载眼中泪,三春身上衣。

霜清听雁远,天阔见云飞。

海峤连闽越,乌啼月尚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戴尚文游颜山三首(其一)

颜山倚南斗,秀结鸿荒前。

昔有太素人,攀巢卧紫烟。

双龙作服御,据地生灵泉。

一餐日月精,永保龟鹤年。

朝结八极游,夜向三天眠。

一朝弃宇宙,遗迹成幽玄。

云洞关双扉,别有丹霞天。

我今望紫气,遐想穷山川。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