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见亭

卧麟山前江水平,卧麟山下望行云。

山云山柳岁时好,江水江花颜色新。

长江西来流不尽,东到沧海无回津。

我欲登临问兴废,今时不见古时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四见亭》由元代诗人观音奴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山水画卷。首句“卧麟山前江水平”,以平和之态引入画面,仿佛是诗人静卧于山前,凝视着平静的江面,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接着“卧麟山下望行云”,视线从山前转向山下,云彩在空中缓缓飘动,与山、水形成和谐的画面。

“山云山柳岁时好,江水江花颜色新”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山间的云雾与山下的柳树相映成趣,展现出四季更迭的美好;江面上的花朵则在水中绽放,色彩鲜艳,为静谧的江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

“长江西来流不尽,东到沧海无回津”两句,将视角拉远,以长江的奔流不息象征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延续,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变迁。长江自西向东,最终汇入大海,却无回头之路,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最后,“我欲登临问兴废,今时不见古时人”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他想要登上高处,询问这片土地上的兴衰往事,却发现如今已非往昔,再也见不到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这种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学思考。

综上所述,《四见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图景,并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生命、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

观音奴(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栖霞洞

拄杖访栖霞,神仙信有家。

听泉消俗虑,拂石看云花。

海内年将暮,山中日未斜。

何堪骢马去,回首一云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赈宁陵

春蚕老后麦秋前,驰驿亲颁赈济钱。

属邑七城蒙惠泽,饥民万口得生全。

荒村夜月闻舂杵,破屋薰风见灶烟。

圣主仁慈恩似海,更将差税免今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吕佥宪诗

凤舞龙盘势两雄,个中楼阁接晴空。

朝飞画栋云初起,暮捲珠帘月自通。

排闼四时山锁翠,绕城千古水流东。

不须更问民淳伪,好恶同归草偃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潮居八景诗并序(其一)黄杨天池

黄杨峻起冠群山,一沼天成绝顶间。

浴佛浴仙今不见,花香空谷鸟声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