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嘉祐院登般若台

萦回岩岫拥高楼,饮海拿云走翠虬。

欲问此台名般若,一轮明月照中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嘉祐院,登上般若台所见之景,以及对台名的思考。首句“萦回岩岫拥高楼”,以动态的笔触勾勒出山峦环抱、楼宇高耸的壮丽景象,展现出一种雄浑的自然与建筑之美。次句“饮海拿云走翠虬”,进一步渲染了楼台的气势,仿佛它能吞吐大海,驾驭云雾,龙腾云海,充满了浪漫与豪迈的气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壮观,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由、力量和超越的向往。

后两句“欲问此台名般若,一轮明月照中秋”,则转向了对台名的思考与感慨。般若是佛教中重要的概念,象征智慧与真理。诗人在这里将台名与般若联系起来,或许寓意着此台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精神的高地,承载着智慧与超脱的意义。而“一轮明月照中秋”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和谐、圆满时刻的向往,与般若台的主题相呼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建筑与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建筑美与人文精神的追求与融合。

收录诗词(7)

石公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日山

岚光咫尺见山扃,候得潮来一苇轻。

惨惨晚堂看日色,森森古殿对江城。

风敲寒玉惊僧睡,岩落澌冰认雨声。

不是平生曾到处,因缘今日此中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樗轩线泉及闻琴

竹引高山一线泉,细如丝发亦涓涓。

莫嫌此去沧溟远,流水更听琴上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无垢院(其一)

沿磴穿岚造竹扉,一轩幽敞坐忘机。

池镵琼骨容清泚,凭槛时看翡翠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无垢院(其二)

净界曾无一点尘,风疏松竹响天真。

从来此意少人会,只道林閒无至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