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遵岩所为拙集序文自嘲四首(其三)

札也能轻千乘国,道□无能早□讥。

三十年来持戒意,于今四十已知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此诗出自明代文学家唐顺之之手,名为《读王遵岩所为拙集序文自嘲四首(其三)》。诗中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经历与人生观的深刻反思。

首句“札也能轻千乘国”,运用夸张手法,将个人的一札(一卷书或信札)比作能够轻易影响国家大事的力量,体现了诗人对自己作品影响力的自信与自豪。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即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个人力量虽小,却能左右大局。

次句“道□无能早□讥”,此处的“□”字被遮挡,推测应为“□”字,完整句子应为“道□无能早□讥”。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标准和批评态度的思考。他认为,在道德评判和外界批评面前,自己无法做到早有准备,表现出一种自我反省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道德标准的无奈与困惑。

后两句“三十年来持戒意,于今四十已知非”,诗人回顾了自己三十年来的坚持与努力,强调了“持戒意”的重要性,即保持内心的纯洁与道德的坚守。然而,到了四十岁这个年龄节点,他意识到自己的坚持或许并非完全正确,流露出对过往行为的反思与自我修正的决心。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从年轻时的坚定信念到中年时的深刻反省,体现了成长与自我认知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嘲的方式,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个人成就的自豪,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对社会、道德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唐顺之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洞察力,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读王遵岩所为拙集序文自嘲四首(其四)

力希颜氏何能望,窃比言游未敢安。

老大渐知亲洒扫,试将妙用此中参。

形式: 七言绝句

纪梦

万里归心促晓鸡,满岩寒月正街西。

道人久谢天台梦,也学刘郎一度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有司查脚色二首(其一)

道士原无鉴湖赐,山人敢署醉侯封。

犹查脚色烦官府,陈渡桥边一老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有司查脚色二首(其二)

逃名最喜称无姓,抱病还应厌有身。

说着宦游如一梦,不知犹是籍中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