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位出家的妓女,抛弃了尘世的繁华与情爱,她选择了皈依佛法,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解脱。开篇“尽出花钿与四邻”表现她将所有的装饰和世俗的联系都舍弃了,“云鬟剪落厌残春”则隐喻着她对过往生活的彻底告别。
接着,诗人通过“暂惊风烛难留世,便是莲花不染身”表达了出家的妓女虽曾经历红尘,但她的心灵如同莲花一般,不为污秽所染,她选择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
“贝叶欲翻迷锦字,梵声初学误梁尘”中,“贝叶”指的是佛经,“梵声”则是佛教的圣音。诗人描绘了妓女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如同锦文般华丽但复杂难懂的佛理,感到困惑和迷茫,但她仍旧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之路。
最后,“从今艳色归空后,湘浦应无解佩人”表达了妓女出家之后,她那曾经引以为傲的美貌如同秋叶般凋零,而她的精神世界则得到了解脱和自由。这里的“湘浦”可能指的是她出家的寺庙所在地,或者是她心灵的某个宁静之所。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展现了妓女从红尘到净土的心路历程,以及她对于精神解脱的向往和追求。诗人杨郇伯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出家女性的心灵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