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苏州访沈去疑年兄不果(其二)

人言君亦贫,仇口忽成嗔。

天道何曾远,谗夫不保身。

年来耽内典,早已悟前因。

傲性无劳锄,甘之乃道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个人哲学思考。首联“人言君亦贫,仇口忽成嗔”,描绘了外界对贫困者的误解与恶意,仇视与非议如同恶口,瞬间爆发。这种描绘揭示了人性中嫉妒与偏见的阴暗面。

颔联“天道何曾远,谗夫不保身”,则将视角转向对天道的探讨,指出天理昭昭,善恶终有报,那些散布谣言、背后中伤他人的人最终也将自食其果。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与因果律的坚信。

颈联“年来耽内典,早已悟前因”,表明诗人通过阅读佛经等内典,已经深刻理解了因果循环的道理,认识到一切行为都有其必然的后果。这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认同。

尾联“傲性无劳锄,甘之乃道邻”则是诗人对自身性格的自我认知和态度的表达。他认为,保持独立和高傲的本性无需刻意改变,因为这是通往道家哲学中所追求的自然和谐状态的途径。这里的“道邻”可能指的是与自然、宇宙和谐共处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描绘,探讨了社会道德、人性、因果律以及个人修养等多方面主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15)

陈是集(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林启薇见赠

君才非一世,健翮欲淩空。

极目忧戎马,深怀寄远鸿。

怜余孤隐处,散帙万山中。

花木欣人意,雰飞大国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和提厅石凤台先生韵

妒我诚何意,焉论影与风。

睍消冤欲白,迂甚笑称翁。

自信冥鸿羽,何因到棘丛。

于陵吾仲子,博得好奇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伍国开索烧料香余无以应以真沉堪入药者赠之因口占二绝(其一)

香味原来浑一团,无劳鼻臭作殊观。

真沉纵好随烧却,垆火腾飞天外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伍国开索烧料香余无以应以真沉堪入药者赠之因口占二绝(其二)

驻颜大药紫芝房,香性何须入口尝。

君自有香君记取,说来齿颊觉清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