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七日登清凉寺翠微亭故址

梵宇峥嵘枕石头,倚风极目立荒丘。

黄花覆地初经雨,白雁横云带远秋。

城郭已非山故在,江淮失险水空流。

衲僧八十仍多病,抆泪殷勤说故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许谦的《九月十七日登清凉寺翠微亭故址》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登临清凉寺翠微亭旧址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

首联“梵宇峥嵘枕石头,倚风极目立荒丘。”以“梵宇”指寺庙,点明地点为清凉寺,而“峥嵘”形容其高耸,与“石头”相对,突出寺庙的雄伟。诗人站在寺庙旁的荒丘上,迎着风,极目远眺,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思绪。

颔联“黄花覆地初经雨,白雁横云带远秋。”描绘了深秋的景象。黄花遍地,经过雨水的滋润,显得更加鲜艳;白雁横穿云层,带着秋天的气息,飞向远方。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

颈联“城郭已非山故在,江淮失险水空流。”由自然景观转至对历史的回顾。城郭已经不在,只有山峦依旧,江淮之地失去了险要的地势,水流变得平静。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暗示了曾经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之间的对比。

尾联“衲僧八十仍多病,抆泪殷勤说故侯。”诗人以自己年老多病的形象自比,同时提到“故侯”,可能是指过去某个显赫的人物。这一联通过个人的衰老与疾病,以及对过往人物的怀念,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人事更迭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收录诗词(69)

许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力学。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教授乡里,不应辟举。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争往从之。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或访以典礼政事,闻者无不厌服。卒谥文懿。有《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白云集》等

  • 字:益之
  • 号:白云山人
  • 籍贯:金华
  • 生卒年:1270—1337

相关古诗词

春夜次韵二首(其一)

饥乌惊鹊起南枝,梦入槐柯觉亦悲。

花里楼台春到早,竹间窗户月来迟。

篝熏翠被炉存火,灯落红星砚污池。

可惜风光半尘土,明朝火急报君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夜次韵二首(其二)

两部蛙声似打衙,披衣清坐夜纷哗。

门同靖节日长闭,家近相如酒可赊。

低幕风生翻宿燕,小檐雨歇落轻花。

玉琴声断寻幽梦,回首西窗月未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秋暮有怀

十二阑干倚翠微,露华寒重逼罗衣。

碧天连水思空远,衰草满庭人未归。

秋雨楼台几寂寞,春风院落自芳菲。

冥鸿应有青霄侣,为隔閒云尚独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即席用苏世贤韵送郭子昭

揽辔春风入骏蹄,两堤烟柳护晴溪。

黄莺自有留人意,相对残红不忍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