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至堂

杨公父子孙,俱出文昌宫。

朱轓与别驾,同最治民功。

当年竹马儿,市上白鬓翁。

相语府门前,郎君有家风。

筑室俯飞鸟,我来岁仲冬。

人烟空橘柚,梅蘤破榛丛。

延客煮茶药,使君语雍容。

畴昔识二父,只今天柱峰。

故开堂北门,突兀在眼中。

千秋万岁后,野人犹致恭。

借问经始谁,开国华阴公。

形式: 古风

翻译

杨家祖孙三代,都出自文昌宫。
他们官职显赫,朱色车盖和别驾同行,共同治理地方有功绩。
回忆起小时候,他们是市井中的老朋友,如今已白发苍苍。
在府门前交谈,称赞他家世代有优良家风。
我在冬日来到,看见他家建屋贴近飞鸟。
周围人烟稀少,橘柚树下只有梅花点缀,榛丛中开放。
他热情招待客人,煮茶制药,态度从容大方。
我曾认识他们两位,如今只剩天柱峰留存记忆。
特意打开北堂门,那景象突兀眼前。
千年万世之后,乡野之人仍会尊敬。
请问这处建筑始于何人?是开国华阴公的功绩。

注释

文昌宫:古代学宫,也指文运昌盛之地。
朱轓:古代官员乘坐的有红色车轼的车子,象征尊贵。
别驾:古代官名,辅助地方长官处理政务。
竹马儿:儿童游戏,比喻幼时的友情。
白鬓翁:白发老人。
郎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杨家子孙。
飞鸟:飞翔的鸟,形容屋檐低矮。
梅蘤:梅花的花蕾。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畴昔:往昔,从前。
天柱峰:可能指山峰,也可能象征家族的传承。
开堂北门:打开正门,表示欢迎。
野人:乡野之人,谦称自己。
经始:开始建设或创建。
华阴公:可能指某位历史上的华阴地区的重要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三至堂》,通过对杨公父子三代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家族的荣耀和对地方治理的贡献。诗中提到的"竹马儿"和"白鬓翁"形象生动,表现出家族历史的延续和时光的流转。诗人自己在岁末来访,感叹堂前的景象,橘柚稀疏,梅树点缀着榛丛,显得宁静而荒凉。主人的热情好客,使君的从容风度,让人忆起昔日相识的两位先辈,他们的精神仿佛如天柱峰般耸立。堂北开门,象征着家族的根基深厚,即使岁月流逝,后人仍怀敬畏之情。最后,诗人询问堂的建造者,得知是华阴公开国时所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先贤功绩的赞美。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特色。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三言二首(其二)

八德水,清且美。荡精神,浸牙齿。乱云根,众峰里。

掬与斟,随器尔。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三言二首(其一)

寄岳云,安九夏。无间绿,实潇洒。碧溪头,古松下。

卧槃陀,昼复夜。

形式: 古风

三笑图赞

二豪之所争,不满三隐之一笑。

三隐之所笑,不解耶舍之颜。耶舍之印,雾锁云埋。

九年面壁,此印方开。

形式:

秋日即事(其三)

九月东风露不寒,蟪蛄相庆语檐端。

野人便拟开荒径,剩种忘忧与合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