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姚陈氏嘉会楼

邑里稽山麓,楼居浙水湄。

雕栏出翠树,藻井映华芝。

远眺通吴会,高攀近尾箕。

云乘鹦鹉落,瀑带凤凰垂。

圣化升平日,天恩长养时。

四郊无夜警,万物蔼春熙。

耕有如坻积,歌闻击壤辞。

都将欣惬意,持用表兰楣。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余姚陈氏嘉会楼的壮丽景象与周边环境,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民生活的和谐美好。首句“邑里稽山麓,楼居浙水湄”点明了嘉会楼的位置,位于稽山脚下,靠近浙水之畔,营造了一种山水相依的自然美景。接下来的“雕栏出翠树,藻井映华芝”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楼阁的装饰与周围景物的融合,展现出建筑的精致与和谐。

“远眺通吴会,高攀近尾箕”则表达了嘉会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不仅连接着远方的吴地,还接近天空中的星宿,象征着其在社会和文化上的地位。接着,“云乘鹦鹉落,瀑带凤凰垂”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云彩与自然景观的美丽,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祥和与生机。

“圣化升平日,天恩长养时”两句赞美了当下的和平盛世,以及上天赐予的恩泽,体现了对时代背景的正面评价。随后,“四郊无夜警,万物蔼春熙”描述了社会治安良好,自然万物在春天的温暖中繁衍生息的景象,展现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耕有如坻积,歌闻击壤辞”则通过农事活动和民间歌曲,表现了人民生活的富足与满足,击壤辞是一种古代的民谣,常用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最后,“都将欣惬意,持用表兰楣”表达了诗人对嘉会楼及其所代表的美好生活的高度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对陈氏家族的祝福与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嘉会楼为载体,不仅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繁荣与人民的幸福生活,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审美价值。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分题送史郎中代时彦学夔德遵(其一)驿楼

靡靡遵归路,岧岧见驿楼。

朱帘迎日捲,画栱碍云浮。

眺览通恒岱,跻攀切斗牛。

乘轺来使节,驰驿驻行驺。

送尔今重过,凭高试一留。

诗成清似玉,洒翰记曾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分题送史郎中代时彦学夔德遵(其二)河梁

河水深无极,河梁构石崇。

映波疑坠月,倚岸讶垂虹。

华表东西出,兰舟上下通。

屡经题柱客,谁论济川功。

甃古苔纹暗,亭虚柳色浓。

送君携手处,征骑莫匆匆。

形式: 排律

分题送史郎中代时彦学夔德遵(其三)芙蓉

菡萏开初盛,池塘及早秋。

根从玉井得,叶似镜湖稠。

丽彩凝云动,清香抱露浮。

娉婷汉女出,窈窕洛神游。

折赠宁忘远,听歌或弭愁。

惟将君子意,临别寄绸缪。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七夕送丁侃吴江教谕

玉露下青冥,银河会两星。

故人当远别,独棹发前汀。

晓月沧州路,秋风泗上亭。

芰荷香欲过,杨柳翠将零。

小邑连吴郡,青山满洞庭。

官居自有适,况乃坐谭经。

形式: 排律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