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霁江城晚,凉生六月秋。
鸟栖烟树暝,萤出水村幽。
残笛鸣邻巷,严更起郡楼。故人何处在?
新月柳梢头。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江城傍晚的宁静与凉爽,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首联“雨霁江城晚,凉生六月秋”以雨后的清新和晚风带来的凉意开篇,巧妙地将季节的转换与时间的流逝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感。
接着,“鸟栖烟树瞑,萤出水村幽”两句,通过鸟儿归巢和萤火虫在静谧的水边闪烁,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淡淡的诗意之中。
“残笛鸣邻巷,严更起郡楼”则以远处的笛声和城楼上传来的更鼓声,勾勒出一种悠远而深沉的意境,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一丝淡淡的哀愁。
最后,“故人何处在?新月柳梢头。”以一个问句收尾,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不详
幼嗜学,性至孝。以荐授鄞学教谕,调西湖书院山长,改鄮山,迁平江路学教授。后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就。有《书林外集》
四野尚风尘,民生日转贫。
谁知持戟士,亦有读书人。
过客多怜我,深衣不称身。
晚来归侍母,莫为点行频。
梵王宫阙皆名山,金陵佳丽非尘寰。
龙蟠凤翥气磅礴,楼台缥缈烟霞间。
上人昔年住东海,两袖天香云霭霭。
磐陀石上迎朝暾,潮音洞口瞻神采。
寻幽近复游天童,万松径里支吟筇。
寒泉迸石影清浅,高崖挂月光玲珑。
祇今飞锡凌云表,妙高台上天花绕。
秋风江汉动馀思,何日留衣一倾倒。
主人爱花如爱珠,春风庭院如画图。
搴衣曲径步花影,翩翩夜月飞长裾。
海棠睡起春正美,花貌参差玉人似。
主人吟赏夜不眠,直欲题诗压苏子。
去年避寇荒农天,今年捕寇无客船。
江头白米才一斗,索我三百青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