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其三)送郑怡山归里

载酒阳关去。正西湖、连天烟草,满堤晴絮。

采翠撷芳游冶处,应和娇弦艳鼓。

看柳外、画船无数。

万顷琉璃浑镜净,陡风波、汹汹鱼龙舞。

谈笑里,遽如许。流觞满引浇离绪。

便东西、斜阳立马,绿波前浦。

自是莼鲈高兴动,恰值春山杜宇。

漫回首、软红香雾。

咫尺佳人千里隔,望空江、明月横洲渚。

清梦断,恨如缕。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翻译

带着酒去阳关告别,西湖边烟草连天,堤上满是飘飞的晴日柳絮。
在那采集花草、游玩欢宴的地方,应和着美妙的音乐和鲜艳的鼓声。
湖畔柳树丛中,无数画船穿梭其中。
广阔的湖面像一面镜子般清澈,突然间风起浪涌,仿佛鱼龙在水中起舞。
在谈笑之间,一切都变得如此迅速。饮酒尽欢以排解离别的愁绪。
即使在东西方向的斜阳下,我骑马立于江边,绿色的波光前滩。
这都是因为对家乡鲈鱼和莼菜的喜爱,恰好又逢杜鹃鸟在春山啼叫。
回头望去,只觉红尘香气弥漫。
佳人近在咫尺,却似千里之遥,只能望着江面的明月和洲渚。
清梦被打破,心中只剩下绵长的遗憾。

注释

阳关:古代边关名,此处指告别之地。
西湖:杭州著名的湖泊。
晴絮:晴天飘落的柳絮。
游冶:游玩、游乐。
娇弦艳鼓:形容音乐优美动人。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
万顷琉璃:形容湖面广阔如琉璃。
离绪:离别的情绪。
斜阳:夕阳。
莼鲈:代指故乡或归隐生活。
杜宇:杜鹃鸟,叫声凄凉,常象征离别。
软红香雾:形容都市繁华景象。
洲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恨如缕:心中的遗憾如同细丝般绵长。

鉴赏

这首宋词《贺新郎·其三》是赵以夫所作,表达了送别友人郑怡山回乡时的情感。开篇“载酒阳关去”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带着酒意踏上阳关之路,西湖边烟雾迷蒙,满堤飘扬着洁白的柳絮,营造出一种离别时的凄美氛围。

接着,“采翠撷芳游冶处,应和娇弦艳鼓”回忆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音乐与美景相映成趣。然而,“看柳外、画船无数”,暗示了友人离去后湖上的孤独,万顷湖面如同镜子般清澈,却也显露出波涛汹涌下的寂寥。

“谈笑里,遽如许”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叹,欢笑声中友人已远行。接下来,“流觞满引浇离绪”借酒消愁,试图排解离别的忧伤。词人想象友人在东西方向的夕阳下驻马,而自己只能在绿波前的岸边眺望。

“自是莼鲈高兴动,恰值春山杜宇”借用典故,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友人的祝福。然而,“咫尺佳人千里隔”又揭示了离别后的遥远距离,只能在梦中相见。“清梦断,恨如缕”以绵长的愁绪收束全词,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恨。

整体来看,赵以夫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融合了美景、音乐与情感,展现了深情厚谊与无尽的离愁别绪。

收录诗词(69)

赵以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嘉熙初(1237),为枢密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淳祐五年(1245),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有《虚斋乐府》

  • 字:用父
  • 号:虚斋
  • 籍贯: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 生卒年:1189-1256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其一)四明送上官尉归吴

满酌蓬莱酒。最苦是、中年作恶,送人时候。

一夜朔风吹石裂,惊得梅花也瘦,更衣袂、严霜寒透。

卷起潮头无丈尺,甚扁舟、拍上三江口。

明月冷,载归否。分携欲折无垂柳。

但层楼徙倚,两眉空皱。

海阔天高无处问,万事不堪回首。

况目断、孤鸿去后。

玉样松鲈今正美,想子真、微笑还招手。

且为我,饮三斗。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桂枝香(其二)四明中秋

青霄望极。际万里月明,无点云色。

一片冰壶世界,水乡先得。

年年客里惊秋半,倚西风、鬓华吹白。

觅闲无路,相逢且醉,好天凉夕。听曲曲、仙韶促拍。

趁画舸飞空,雪浪翻激。行乐风流,暗省旧时京国。

插空翠巇连星麓,但波痕、浮动金碧。

不如归去,扁舟五湖,钓竿渔笛。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桂枝香(其一)四明鄞江楼九日

水天一色。正四野秋高,千古愁极。

多少黄花密意,付他欢伯。

楼前马戏星球过,又依稀、东徐陈迹。

一时豪俊,风流济济,酒朋诗敌。画不就、江东暮碧。

想阅尽千帆,来往潮汐。烟草萋迷,此际为谁心恻。

引杯抚剑凭高处,黯消魂、目断天北。

至今人笑,新亭坐间,泪珠空滴。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烛影摇红

乍冷还暄,小春时候今朝转。

三分历日二分休,镜里清霜满。云幕低垂不展。

矮窗明、红麟初暖。老来活计,浊酒三杯,黄庭一卷。

万里关河,朔风吹到边声远。

倚楼脉脉数归鸿,谁会愁深浅。最苦山寒日短。

但梅花、相看岁晚。何人金屋,巧啭歌莺,慢调筝雁。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