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莲花市客肆壁二首(其二)

片心长是乐清虚,一到莲花喜有馀。

柳倚古溪风不断,路迷芳草客来疏。

樽无美酒难浮蚁,手有文竿未食鱼。

细草晚天时跃马,红尘无复上衣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莲花市的一次访问,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片心长是乐清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仿佛在清静中找到了生活的真谛。接着,“一到莲花喜有馀”则直接点明了莲花给诗人带来的额外喜悦,莲花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象征,也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

“柳倚古溪风不断,路迷芳草客来疏”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柳树依偎在古老的溪边,微风不息,而小路上芳草萋萋,行人稀少,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这种景象既是对自然美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

“樽无美酒难浮蚁,手有文竿未食鱼”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在物质享受上的淡泊。没有美酒,难以畅饮,但手中握着文竿(钓鱼竿),却未尝鱼肉,这反映了诗人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而非物质的满足。

最后,“细草晚天时跃马,红尘无复上衣裾”两句,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诗人骑马于细草之上,远离尘嚣,心境宁静的画面。这里的“红尘”不仅指现实世界的喧嚣,也暗喻了世俗的纷扰和束缚,而“上衣裾”则是对过去生活状态的告别,象征着诗人对自由和纯净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莲花市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内心宁静、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46)

刘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 号:云龙
  •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48-1102

相关古诗词

真阳阻水

真阳城下涨春涛,船覆车摧满眼愁。

泛泛我非援溺手,滔滔谁是济川舟。

一城直恐为鱼鳖,四境何缘辨马牛。

焉得长鲸浮到海,吸乾狂浪得安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春日舟中即事

不因门有北堂亲,肯泛孤舟瘴海滨。

万里江湖愁去客,一春风雨厌行人。

花朝水国留题懒,月夜乡园入梦频。

每被烟波惊破胆,却思云石自由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春日舟中喜晴三首(其一)

雾敛云回雨却残,衣单犹尚怯朝寒。

烟尘暗处江山窄,日月光来宇宙宽。

渔棹不忧滩浪险,客轮惟喜路程乾。

关关珍重梢头鸟,每到晴中语亦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春日舟中喜晴三首(其二)

久厌梅蒸蠹客袍,一逢晴色喜陶陶。

岚烟散后青山出,海雾开来日月高。

四海廓成清世界,五湖消灭恶风涛。

九衢来往趋名者,遂免泥涂仆仆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