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狱馆书情》,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身处狱馆的孤独与痛苦,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友情的渴望。
首联“棘馆坐如焚,蓬心讵可云”,以“棘馆”象征囚禁之地,用“坐如焚”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煎熬与痛苦,而“蓬心”则比喻诗人的心灵如同乱草丛生,难以言喻其复杂的情感状态。这两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压抑、苦闷的氛围。
颔联“肠非一夕逝,情是百忧纷”,进一步深入描写诗人的情绪波动。肠非一夕逝,意味着内心的痛苦并非一时之感,而是长久累积的结果;情是百忧纷,则表明诗人的情感世界充满了各种忧愁,纷繁复杂,难以排解。
颈联“直道难容世,孤操每离群”,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孤独生活的无奈。直道难容世,说明诗人坚守正直之道,却难以在世俗中立足;孤操每离群,则表达了诗人因坚持自我而与他人格格不入,感到孤独与疏离。
尾联“从来汲长孺,曾揖卫将军”,通过引用历史人物汲长孺和卫将军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感慨。汲长孺是汉代著名谏臣,敢于直言进谏,但最终因触怒权贵而遭贬谪;卫将军则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曾受到汲长孺的尊敬与推崇。这里,诗人或许是在借古喻今,表达自己虽有汲长孺般的正直与勇气,却也面临着与卫将军相似的命运困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身处困境时的内心挣扎与情感纠葛,以及对社会公正与个人价值实现的深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