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呈吴按察(其一)

使君人物旧乌台,天听虽高力挽回。

湖水欲平江为退,秋田未旱雨朱来。

云随黄鹤游何许,风满南楼亦快哉。

凉意入秋清可画,月岩知有桂花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这里的使君是个旧相识,虽然地位高但尽力挽回局势。
湖水接近平静,江水退去,秋田还未干旱,雨水适时降临。
白云伴随着黄鹤不知飘向何处,南楼的风带来畅快的感觉。
秋天的凉意如画般清晰,月岩下想必桂花正盛开。

注释

使君:指地方长官。
乌台:古代官署名,这里代指朝廷。
天听:皇帝的决策或旨意。
挽回:努力纠正或改变不利局面。
湖水欲平:湖面接近水平。
江为退:江水退却。
秋田:秋季的农田。
雨朱来:红色的雨水,形容雨水充足。
云随黄鹤:云彩随着黄鹤飘荡。
游何许:去了哪里。
南楼:南方的楼阁。
快哉:令人愉快。
凉意入秋:秋天的凉意渐浓。
清可画:清新得如同画卷。
月岩:有月亮照耀的岩石。
桂花开:桂花正在开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雨后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雨水滋润大地的喜悦。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宁静而又丰富的秋日之中。

开篇两句“使君人物旧乌台,天听虽高力挽回。”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点描,以及天空高远却能感知人间变化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缅怀与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接下来的“湖水欲平江为退,秋田未旱雨朱来。”则具体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湖水和江水交汇,秋季的农田因雨水而变得湿润。这里的“朱来”可能指的是雨水如同朱砂一般珍贵,强调了雨水对大自然和农业的重要性。

“云随黄鹤游何许,风满南楼亦快哉。”诗人通过描述云彩随着仙鹤飘逸的姿态,以及南楼中的凉爽微风,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生活情趣。

“凉意入秋清可画,月岩知有桂花开。”最后两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清新气息和桂花的芬芳。这里的“清可画”可能意味着秋天的景色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而“月岩”则营造出一种宁静与神秘的氛围,桂花在这样的环境中绽放,更显得格外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也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视和欣赏。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寓公坊

秋风渐渐正吹凉,似报归期未欲忙。

寻路竹间深入寺,泊船沙外远依庄。

小槽压酒珠红滴,新饭炊粳雪白香。

更听夜来思远浦,军声十万似钱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寓东阳(其二)

不学老无似,艰难却饱谙。

远从陶靖节,来访杜征南。

意到羹莼适,贫犹食荠甘。

惜无庐可卧,尚绕鹊枝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寓东阳(其一)

元帅东阳主,令君吾故人。

可怜九华客,犹是一穷民。

古者狂狷士,人间自在身。

化工都不管,何地有阳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游北墅

客里浮沈又一年,春风北墅故依然。

路边花有香相引,涧下松无色可怜。

仙鹤舞随人击筑,神鸦飞傍客归船。

何须故扫霜前叶,却趁东风学晓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