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寂偈

五十五年梦幻身,东西南北孰为亲。

白云散尽千山外,万里秋空片月新。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示寂偈》由宋代僧人释慧元所作,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宇宙和解脱的深刻思考。

首句“五十五年梦幻身”,开篇即点明了人生的短暂与虚幻。五十五年,对于人类而言,是一段不长不短的生命历程。在这里,“梦幻身”不仅指出了生命的虚无和短暂,更暗示了人生如梦,一切皆是过眼云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虚幻感。

次句“东西南北孰为亲”,进一步探讨了人在世间的归属感和孤独感。在广阔的世界中,无论向东、向西、向南还是向北,何处才是真正的归宿?这句诗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即在无边的宇宙中,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什么?它引申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同时也蕴含着对自我身份和存在意义的探索。

后两句“白云散尽千山外,万里秋空片月新”,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画面。随着白云的消散,千山之外展现出一片辽阔的景象,万里秋空中悬挂着一轮崭新的明月。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心灵世界的映照。白云象征着过去的烦恼和束缚,它们的消散意味着心灵的净化和自由。明月则代表着内心的平静与清明,以及对宇宙真理的追寻。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和心灵的成长,最终指向了精神上的解脱与超越。

整体来看,《示寂偈》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存在的孤独与归属、以及心灵的净化与解脱。它不仅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生死观和解脱之道,也触及了人类共有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收录诗词(1)

释慧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悼侍儿

鹦鹉言犹在,琵琶事已非。

伤心瘴江水,同渡不同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书舍竹

窗前翠竹两三竿,潇洒风吹满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清明日赴玉津园宴

春风盎盎水溅溅,南苑清明雨后天。

门外游人听玉管,席间使者劝金船。

定须归路烧红烛,还有新诗上采笺。

旧老恋恩方燕喜,看花应不忆伊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王维江行初雪画

吴儿龟手网寒川,急雪鸣蓑浪拍船。

青弋渡头曾卧看,令人却忆十年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