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其七)

固知臭味非相类,其奈萦缠不自由。

形式: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曾巩之手,名为《句(其七)》。诗中通过“固知臭味非相类,其奈萦缠不自由”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事物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与无奈感慨。

“固知臭味非相类”,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臭味”比作不同性质的事物或人,强调它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和不相容性。这里的“臭味”并非指气味,而是象征着不同的价值观、性格特质或是人生选择等。诗人通过这一比喻,揭示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难以找到完全契合的价值观或生活方式,暗示了个体在追求自我认同与社会适应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紧接着,“其奈萦缠不自由”则表达了在这种复杂关系中的无力感和束缚感。诗人似乎在说,尽管明知道彼此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差异,但仍然无法摆脱这些关系的纠缠,无法自由地选择自己的道路。这反映了在人际关系、社会规范以及个人理想之间的冲突,以及个体在面对这些冲突时的困惑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人在复杂社会关系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以及对自由与选择的渴望与无奈。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身处境和人性本质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逐伯强文

皇皇上天兮,浩浩后土。厥生孔繁兮,其施甚溥。

陶陶仲夏兮,草木蕃庑。鸟兽孳息兮,我民乐胥。

我民孔灵兮,上帝是仁。天子孔圣兮,百工日新。

上无秕政兮,下无悖人。邻里其集兮,乐哉欣欣。

伯强何为兮,孰畀以政。反世五福兮,持极以令。

我民不怡兮,既丧其盛。白黑眩瞀兮,孰察其正。

谓寿反天兮,谓康反病。仁义无益兮,苟且为幸。

嗟尔子强兮,其独何心。绝世和气兮,俾民不任。

上天孔神兮,大德曰生。

天不可长罔兮,民不可久侵。

天诛诚加兮靡所避,雷公驱兮风伯逝,嗟尔子强兮何所诣。

南有蛮兮,为寇为逋。西羌戎兮,恃艰自虞。

天子孔仁兮,靡焉毕屠。子强往兮,代天伐诛。

嗟中国兮,不可久留。子不去兮,颠倒思予。

形式: 古风

屈原嘏辞

维时仲夏,吉日维午。神歆既祠,锡辞以嘏。

曰:朕之初生,皇揆予度。嘉朕以名,终身是守。

抑岂不淑,不幸逢遇。离悯被忧,天不可诉。

宗国为墟,宁敢自贼。惟朕忍生,岂不永年。

悁悁荆人,是拯是怜。赴水蹈波,岁不废旃。

既招朕魂,巫祝昔先。岂朕是私,将德是传。

沦胥及溺,初亦不悛。其后风靡,民益轻死。

匪朕之心,是岂为义。妇吊其夫,母伤其子。

人讯其端,指予以詈。予亦念之,其本有自。

昔朕婞直,不为众下。世予尚之,谓予好怒。

昔朕不容,自投于江。世予尚之,谓予弃躬。

既习而斗,既远益谬。被朕伪名,污朕以咎。

朕生不时,乱世是遘。民之秉彝,嘉是直道。

从仁于井,朕亦不取。汝禁其俗,幸怀朕忠。

好竞以诬,一何不聪。我实鬼神,民焉是主。

其祀其祷,予之所厚。予惧天明,焉事戏豫。

予悯横流,焉事竞渡。予怀尧舜,焉事狎侮。

汝惟贤人,曾不予怒。徇俗雷同,讥予以好。

履常徇直,切谏尽节。人神所扶,未必皆福。

去邪即正,何以有罚。曾非予怀,可禁其伪。

毋使佞臣,指予为戒。锡尔多福,畀尔庞眉。

使尔忠言,于君毕宜。

形式: 古风

寄胡二因甫

我思友人兮,在江之皋。去我无所兮,远哉遥遥。

世岂无美士兮,莫慰我劳。愿为白鹤兮,从之逍遥。

形式: 古风

河之水(其一)

河之水兮,一直而一曲。嗟汤汤兮安所属。

形式: 古风 押[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