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雪华下

爱山久成癖,得山真隽永。

太华隔风尘,五年梦幽境。

传闻十丈莲,拟扣玉仙井。

雪花忽迷漫,苍巅堕昏暝。

蹇余世缘深,方外久自屏。

意是希夷君,俗驾疏造请。

行行风撼林,稍稍云度岭。

云间三峰面,隐约露芒颖。

初如滟滪堆,屹起势奔猛。

渐如倚天剑,万仞铁花冷。

烟霞半明灭,瞬息变光景。

乃知造化心,相哀亦相警。

归鞭晚匆匆,回首心耿耿。

浩歌夜深寒,孤月挂峰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阻雪华下》由元代诗人麻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华山遭遇大雪阻隔时的内心感受与自然景观的壮丽。

诗开篇“爱山久成癖,得山真隽永”,表达了诗人对华山的深厚情感与喜爱,将山的美形容为隽永,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接着“太华隔风尘,五年梦幽境”两句,以太华山作为背景,暗示了诗人对华山的向往已久,如同梦境般遥远而神秘。

“传闻十丈莲,拟扣玉仙井”则引入了神话色彩,传说中的莲花与仙井,增添了诗歌的浪漫与神秘感。接下来的“雪花忽迷漫,苍巅堕昏暝”描绘了大雪纷飞的景象,山巅被雪覆盖,一片昏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肃穆的氛围。

“蹇余世缘深,方外久自屏”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意是希夷君,俗驾疏造请”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希望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

“行行风撼林,稍稍云度岭”描述了行进中风声呼啸、云雾缭绕的景象,增加了旅途的艰难与神秘感。随后,“云间三峰面,隐约露芒颖”描绘了云雾中三座山峰若隐若现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无常。

“初如滟滪堆,屹起势奔猛。渐如倚天剑,万仞铁花冷”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峰比作激流中的滟滪堆和高悬于天际的利剑,形象地展示了山峰的雄伟与力量,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挑战与奋斗。

“烟霞半明灭,瞬息变光景”描绘了云雾中光线时隐时现的景象,象征着事物的瞬息万变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乃知造化心,相哀亦相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认识到自然界的悲悯与警示,提醒人们珍惜生命,顺应自然。

“归鞭晚匆匆,回首心耿耿”写出了诗人归途中的匆忙与不舍,以及对华山美景的深深怀念。“浩歌夜深寒,孤月挂峰顶”以歌声与孤月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无限敬仰,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

整体而言,《阻雪华下》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佳作,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超脱世俗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35)

麻革(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置酒半山亭得秋字

怀抱久不写,兀坐如絷囚。

永怀西山胜,浩荡成兹游。

岩壑互窈窕,丛萝郁深幽。

飞烟入虚无,长风跨昆丘。

楚甸散林莽,商颜亦绸缪。

雷雨天地空,景气入夜浮。

况当节律变,万物飒以秋。

云来白日惨,天澹清江流。

西望渺关河,沈沈生暮愁。

兰苕暗幽谷,芰荷老芳洲。

一笑举酒觞,浩歌聊自酬。

幽赏兴未极,慨叹心悠悠。

世事苍茫外,寒沙明白鸥。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归潜堂为刘京叔赋

逃渊鱼深处,避弋鸿冥飞。

古来贤达士,亦复歌《采薇》。

南山先庐在,兵尘怅暌违。

山空无人居,惟见草木肥。

翩然千岁鹤,一朝复来归。

新筑临浑水,行径窈以微。

清流鸣前除,白云入晨扉。

回顾陵谷迁,万事倏已非。

著书入理奥,得句穷天机。

前路政自迫,此道傥可几。

殷勤抱中璧,黾勉留馀辉。

第恐遁世志,还负习隐讥。

永怀泉上石,一觞与君挥。

惜无凌风翰,遐举非所希。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守约斋为吕仲和作

读书不务博,造道当入微。

一理贯万理,一歧会众歧。

譬彼庖丁刀,騞然解牛时。

节间即有得,肯綮宁复疑。

道丧向千载,圣远孰可期。

养勇敌所忾,养气动以随。

心非安如山,遇变鲜不移。

吾门有圣学,观心乃其师。

宴坐一室中,自得寔在兹。

胡为滞纷感,紬绎如茧丝。

人生矧多欲,事物日以滋。

牛羊践径蹊,虎豹攻藩篱。

我尝叩天理,诚明不容欺。

第恐达者事,还为狷者嗤。

形式: 古风

杨将军坰马图

古人相马不相肉,画工画马亦画骨。

淡淡生绡一片云,眼中群龙何突兀。

飞菟汗血天骥种,笔墨之间见飞动。

前趋后逐互有态,涉齧行留分向背。

丰草长林性本真,駉駉駜駜相与驯。

开元天子盛监牧,四十万匹锦绣屯。

人言息马战所重,风鬣霜蹄惜无用。

君不见幽燕飞鞚时,中原流血成渊池。

祇令征讨苦未休,金鞍铁甲弥山丘。

安得放归如此马,饮水求刍恣閒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