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金铜蟾蜍砚滴铭》是唐代诗人李煜所作,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文房四宝——砚台、笔、纸、墨的珍贵与价值,以及它们在文人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首句“舍月窟,伏棐几”描绘了文人书房的环境,月窟象征着宁静的夜晚,棐几则是放置文具的书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专注的创作氛围。接着,“为我用,贮清泚”强调了砚台的功能,即用来研磨墨汁,保持其清澈和流动性,以便于书写。
“端溪石,澄心纸”提到了砚台和纸张的材质,端溪石产自广东端溪,质地细腻,适合制作砚台;澄心纸则以其洁白、光滑、耐用著称,是高质量书写材料的代表。这两句赞美了文房用品的高品质。
“陈玄氏,毛锥子”中,“陈玄氏”可能是指古代的制笔工艺,暗示了笔的质量和制作工艺的重要性;“毛锥子”指的是毛笔,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其毛质柔软且富有弹性,能够写出流畅而富有变化的线条。
最后,“微我润泽乌用汝,同列无哗听驱使”表达了对文房用品的依赖与尊重,意为如果没有这些文具的润泽作用,它们的存在将失去意义。同时,也体现了文人对这些工具的驾驭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运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房用品的赞美,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文化传承和艺术创作的重视,以及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