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岩台寺的静谧与古朴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
首联“已觉灵岩异,尤耽古刹幽”,开篇即点出岩台寺的独特与古刹的深邃,表达了诗人对这里与众不同的感受和深深的迷恋。
颔联“竹凉侵客座,花气入空楼”,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外的景致。竹林的清凉之气渗透至客座,花香弥漫于空楼之中,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宁静致远的氛围。
颈联“树老偏宜夏,荷残别作秋”,通过树木与荷花的季节性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更迭。老树在夏日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残荷则在秋天中别有一番风味,暗示着四季更替中的生命循环。
尾联“耳边山鸟众,愁听是钩辀”,以山鸟的鸣叫声作为结语,既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感,又通过“愁听”二字,赋予了声音情感色彩,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绪或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岩台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对禅意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