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庠所作,名为《奉诏过都代书寄昭文相公》。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自己因被贬官而带来的内心感受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六年衰鬓两为州”,诗人通过六年的光阴和头发的斑白来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沧桑变化以及仕途的坎坷,两次被贬往偏远之州,反映出诗人经历了重重挫折。
“何意瓜时谒冕旒”,这里的“瓜时”指的是夏季,而“谒冕旒”则是指朝见君主。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能够在重要的时候得以面见君主的渴望,但这种愿望似乎并未实现。
“去位本无三已色”,这是说离开官位后,并没有因为仕途的失败而有所改变,内心依然保持着原有的节操和信念。“过城应有复来讴”,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现在不得志,但仍旧期待能够重返朝廷,为国尽忠。
“吹齑胆怯空思勉”,这句话描绘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吹奏着笛子,试图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忧伤和恐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即使在困境中,也会不断地激励自己,努力向前。
“沦骨恩深未易酬”,这里的“沦骨”形容恩情之深,如同骨髓一般,而“未易酬”则是说这种恩惠难以回报。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感激。
最后两句“我即日诣门重谢罪,豫惭危涕满中篝”,诗人表示自己将在近日前往某个地方(可能是朝廷或友人的居所)去谢罪,并表达了自己的羞愧之情和内心的不安。这两句也强调了诗人对于过错的反省以及对于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描写,以及对朋友深厚感情的抒发,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坚守节操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