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杖锡违萧水,风帆向武林。
海红秋树远,江黑暮钟深。
云起通香气,潮来合梵音。
亦知无住著,随处得安心。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送云间师游浙》描绘了送别友人云间师前往浙江的情景。首句“杖锡违萧水”以杖锡(僧人持锡杖)离开萧水,暗示了友人的出家身份和旅程的开始。次句“风帆向武林”则形象地写出船只扬帆驶向杭州武林门的画面。
第三句“海红秋树远”描绘了秋天远处海面泛红,与秋树相映成趣,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景色。第四句“江黑暮钟深”则通过夜晚江面的黑色和深沉的暮钟声,营造出一种寂寥而庄重的氛围。
第五、六句“云起通香气,潮来合梵音”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云雾升腾比喻为佛家的清净香气,潮水涌动仿佛梵音响起,表达了对佛法禅意的联想,寄寓了对友人修行之路的祝福。
最后两句“亦知无住著,随处得安心”是对云间师的期许,希望他能明白世间万物皆无常,随缘自在,无论何处都能找到内心的安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不详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身逐征帆赴海涯,道逢行李问京华。
涓人解致燕王马,卜史工占蜀客槎。
冠盖早朝星在树,管弦春宴月当花。
盛时繁丽应如昨,把酒闻莺肯忆家。
闻君秋思满南湖,行李今晨发帝都。
幕府初乘从事马,江城还忆步兵鲈。
树浮白日山侵越,潮蹴青天海入吴。
閒暇凭高动诗兴,须成一醉扫新图。
日边双节下沧溟,云际千艘赴驿亭。
直为邦畿须转粟,也因江海念流萍。
玉京永夜瞻卿月,银汉清秋识使星。
待尽西风始相见,客愁如酒一时醒。
楼上秋风吹画屏,楼前秋思满都亭。
金河水去涓涓碧,琼岛云来冉冉青。
近见萧何成第宅,旧闻汲黯在朝廷。
明时进用多英杰,迂腐深惭守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