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对米积外科僧照源堂的想象与赞美,以佛教禅意隐喻医疗之道。"潜山尽头,孤峰嶭嵲"象征修行者的孤独与高洁。"布宝鬘云,雨玉珂雪"运用比喻,形容医术如云彩般珍贵,治疗如雪般洁净。"中有医禅,碧眼电掣"暗示医者智慧如电,洞察病症。
"人以病求,一岁几?"揭示了人们疾病缠身的普遍现象。"开方便门,出广长舌"象征僧人以慈悲之心施予疗愈。"病从心起,当从心灭"强调心理调适的重要性,认为内心的平和是治疗的根本。
"方起于心,汹汹烈烈"形象地描绘了疾病的源头和症状。"不如治心,心和气悦"主张心理疗法的力量。"如凝斯泮,如壅斯决"进一步强调内心平静对于身体康复的作用。
"勿药有喜,匪涣其血"表达无需药物也能达到身心舒畅的效果。"凡浊恶海,万病一辙"指出所有疾病本质上源于内心的混乱。"大摩尼珠,一照万彻"将医者的心法比作能照亮一切的明珠,即佛法智慧。
"是珠在裓,无有差别"表明这颗明珠不分贫富贵贱,普度众生。"名九转丹,字千金诀"强调这医术的珍贵。最后以"维摩无病,文殊无说"收束,寓意僧人照源堂的医术如同维摩诘菩萨般能消除病痛,无需过多言语。
整首诗以禅宗的视角解读医学,融合了佛教哲理与医疗实践,展现了作者对医术的深刻理解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