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平二十日移居经史卷(其三)

摩挲碑碣手频揩,遗址重寻赉砚斋。

前辈风流吾岂及,小园花木近犹佳。

嶙峋石骨高于屋,潋滟波纹绿到阶。

最喜数椽临水筑,红蛮格子早安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俞樾的《嘉平二十日移居经史卷(其三)》。诗人漫步在古老的碑碣之间,用手频繁地擦拭,表达对历史遗迹的珍视与敬仰。他感叹自己难以企及前人的风采,但在眼前的小园中,花木依然生机勃勃,让他感到欣慰。诗人欣赏着屋檐下突出的峥嵘石骨,以及池水波光粼粼,绿色直染台阶,景色宜人。他特别喜欢那几间临近水面的房屋,已经提前规划好了红色窗格,显得别具匠心。整体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新居周围的环境,流露出他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嘉平二十日移居经史卷(其四)

眠云精舍榭微波,想见当年胜地多。

欲为名园记兴废,空留老树意婆娑。

百年俯仰成今昔,半亩宽閒足啸歌。

安得草堂资十万,重将旧迹补烟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琴西引疾归里复以诗贻之

问说高堂已白头,书来苦劝早归休。

匆匆春梦收残局,落落晨星感昔游。

廿载名场同得失,两家诗派异源流。

男儿不副旂常志,尚有名山一席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馀主讲苏州紫阳书院而孙琴西同年适亦主讲杭州之紫阳一时有庚戌两紫阳之目戏作诗寄琴西

廿年得失共命场,今日东来两紫阳。

乱后须眉都小异,狂来旗鼓尚相当。

主盟坛坫谁牛耳,载酒江湖旧雁行。

寄语执经诸弟子,莫争门户苦参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感事四首(其一)

海上军容盛火荼,名王自领黑云都。

独当淝水心原壮,一失街亭势已孤。

九地藏兵狐善搰,重洋传檄鳄难驱。

遥知此夕甘泉望,早见烽烟照大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