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创阁

剑门倚天汉,石势俨城郭。

连峰攒雉堞,千朵芙蓉锷。

绵延忽中断,巧匠不能凿。

自古用一夫,万命系孤阁。

峨峨障三川,欲度愁雕鹗。

造物罄奇诡,英雄就羁络。

我心恋乡关,赴险忘其恶。

如将起沉疴,必投瞑眩药。

频年阅万里,何日息腰脚。

故国与故都,望之畅然乐。

况逢明盛世,大道通羌笮。

瀚海犹堂隍,兹山直帘幕。

长吟对关吏,笑傲指林壑。

西行故旧多,飞鸟渐有托。

归途老马识,所向亦踊跃。

三复杜陵诗,此笔竟难搁。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剑门关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意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盛世的感慨。

首句“剑门倚天汉,石势俨城郭”,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剑门关的雄伟壮观,仿佛是天与地之间的壁垒,石壁的形状如同坚固的城池。接着,“连峰攒雉堞,千朵芙蓉锷”进一步渲染了剑门关的险峻和美丽,连绵的山峰如同密集的城墙,锋利的山尖如同盛开的芙蓉花。

“绵延忽中断,巧匠不能凿”则突出了剑门关的自然奇观,即使是最巧的工匠也无法创造出这样的奇迹。接下来的“自古用一夫,万命系孤阁”强调了剑门关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象征着一人之力可以决定千军万马的命运。

“峨峨障三川,欲度愁雕鹗”描述了剑门关作为屏障的作用,即使是雄鹰也难以穿越。这不仅是对剑门关地理特征的描绘,也是对其军事价值的肯定。

“造物罄奇诡,英雄就羁络”表达了对自然奇观和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无常和英雄的无奈。

“我心恋乡关,赴险忘其恶”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即使面对险境也能忘却恐惧,体现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如将起沉疴,必投瞑眩药”运用比喻,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某种力量(可能是诗歌或旅行)来治愈内心的疲惫和痛苦。

“频年阅万里,何日息腰脚”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的艰辛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故国与故都,望之畅然乐”再次强调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盛世的喜悦。

“况逢明盛世,大道通羌笮”赞美了当下的大好时代,道路畅通无阻,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开放。

“瀚海犹堂隍,兹山直帘幕”将广阔的沙漠比作巨大的厅堂,将剑门关比作窗帘,形象地描绘了剑门关在广阔天地中的独特地位。

“长吟对关吏,笑傲指林壑”展现了诗人与守关官员的对话,以及他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洒脱与豪放。

“西行故旧多,飞鸟渐有托”表达了诗人西行途中遇到的老朋友越来越多,就像飞鸟找到了栖息之地。

“归途老马识,所向亦踊跃”描绘了诗人返回家乡的路上,老马识途,欢快地前行。

“三复杜陵诗,此笔竟难搁”最后,诗人感慨于杜甫诗歌的深邃,自己难以放下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的冲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剑门关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意义,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对国家盛世的赞美以及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剑州

重阳事外晚凉时,溪水琤琮下濑迟。

漠漠土花侵汉垒,淫淫山雨蚀唐碑。

云连野色长松古,鸟避岚光大剑危。

计日邮签堪送险,临风休怨柳千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武连驿夜雨

顿讶寒如此,惊心节序讹。

归人乡梦促,古县雨声多。

滩响疑金铁,山容想黛螺。

来朝行不得,闲绝是疲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阻雨

凉云流太虚,絺绤凄以风。

炎炎方五月,气味如初冬。

病肌寒起粟,羡煞羊裘翁。

冒雨坐终日,一山当户浓。

形式: 古风

阻雨二日与亥白搜剔武连轶事咏之得四首(其一)武侯坡

西望成都桑,东望陈仓树。

隆中归梦绝,终老三巴路。

英雄不可为,临风泪如注。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