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春水

尽日临春水,非关问要津。

舟行鱼避楫,岸坐草留人。

香萼千红糁,苔花小翠鳞。

已堪遗俗虑,何必擉江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诗人在春水之滨,感受到自然界生机勃勃的美好。"尽日临春水,非关问要津"表明诗人全日都在春水边,不是为了询问渡口的重要性。这里的“问要津”可能是指观赏或探寻,而不是出于实用的目的。

"舟行鱼避楫,岸坐草留人"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景象:船只在水面上航行,鱼儿为了避开船桨而躲藏起来;岸边的长椅上铺满了草,好像在等待着人们来坐。

接下来的两句"香萼千红糁,苔花小翠鳞"则是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香萼"指的是花朵,"千红糁"形容鲜艳的花瓣像绒毯一样铺满;"苔花"指的是地衣之类的小花,"小翠鳞"则是形容它们细小而有着翠绿色泽。

最后两句"已堪遗俗虑,何必擉江滨"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怀念与思考。"已堪"意味着已经可以,"遗俗虑"是指回忆和思索过去的风俗,而"何必擉江滨"则是在询问,为何一定要在江边寻找这些回忆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美景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对于传统习俗的怀念之情,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意境。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秋三首(其三)

脱叶金霜罢,沧洲满目前。

林风寒结籁,溪日晚留烟。

独木横官彴,方苞入稻田。

持麾更吏隐,殊觉主恩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临秋三首(其二)

素潦沙成岸,苍条柳映津。

蝉休疑惜己,蜻去似猜人。

绀幕随天远,琼钩伴月新。

清风时一至,吹尽故缨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临秋三首(其一)

兀坐临秋水,悠然到夕霏。

莲丛经雨折,菰米待霜肥。

有饵潜鳞出,无轩野鹤飞。

驺呼且勿遽,更待月华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前岁春仆与献臣同饯常山公于苑西曾未再期已均师门之痛兼承即日亲奉攒涂追往悼今哽涕无已因成短诗抒感谅心契之同戚也

昔岁西郊饯,曾瞻出守麾。

今年东第哭,便叹哲人萎。

辰巳空成谶,膏肓不遇医。

诘朝闻衮敛,心折寝门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