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诗人在春水之滨,感受到自然界生机勃勃的美好。"尽日临春水,非关问要津"表明诗人全日都在春水边,不是为了询问渡口的重要性。这里的“问要津”可能是指观赏或探寻,而不是出于实用的目的。
"舟行鱼避楫,岸坐草留人"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景象:船只在水面上航行,鱼儿为了避开船桨而躲藏起来;岸边的长椅上铺满了草,好像在等待着人们来坐。
接下来的两句"香萼千红糁,苔花小翠鳞"则是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香萼"指的是花朵,"千红糁"形容鲜艳的花瓣像绒毯一样铺满;"苔花"指的是地衣之类的小花,"小翠鳞"则是形容它们细小而有着翠绿色泽。
最后两句"已堪遗俗虑,何必擉江滨"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怀念与思考。"已堪"意味着已经可以,"遗俗虑"是指回忆和思索过去的风俗,而"何必擉江滨"则是在询问,为何一定要在江边寻找这些回忆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美景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对于传统习俗的怀念之情,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