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残柳笼烟,幽花掩月,旧游记惯台城。

湖上秋来,波心冷到鸥盟。

韶光容易抛人去,甚南朝、燕燕莺莺。暗销凝。

脂水秦淮,流断清泠。

蒋山依旧天横翠,祗年时帝子,望断瑶京。

北固楼高,而今又动边声。

百年兴废寻常事,听寒潮、呜咽难平。莫沉吟。

螺碧深杯,且洗愁襟。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历史感的画面。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将个人的思绪与历史的变迁交织在一起。

“残柳笼烟,幽花掩月”,开篇即以凄美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残柳在烟雾中摇曳,幽花在月色下隐匿,这些景象不仅描绘了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旧游记惯台城”一句,点明了地点——台城,一个承载着丰富历史记忆的地方。这里曾是繁华之地,如今却只剩下回忆。通过“记惯”二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

“湖上秋来,波心冷到鸥盟”,进一步描绘了秋天湖面上的景象,波心的寒冷不仅是自然环境的真实反映,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鸥盟,象征着自由与友谊,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它们似乎也感受到了孤独与寒冷。

“韶光容易抛人去,甚南朝、燕燕莺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南朝时期繁盛景象的追忆。燕燕莺莺,比喻美好的事物,但它们终将逝去,如同韶光一样,无法挽留。

“蒋山依旧天横翠,祗年时帝子,望断瑶京”,蒋山(即紫金山)依然翠绿,但当年的帝王早已离去,只能在瑶京(指皇宫)的方向遥望,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北固楼高,而今又动边声”,北固楼高耸入云,但如今边疆的战事再次响起,预示着国家的动荡不安。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增加了作品的深度。

“百年兴废寻常事,听寒潮、呜咽难平”,面对历史的兴衰更替,诗人认为这不过是寻常之事,但听到寒潮的呜咽,内心的波澜难以平息。这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莫沉吟。螺碧深杯,且洗愁襟”,最后,诗人劝慰自己不要沉溺于忧愁之中,而是应该借酒浇愁,暂时忘却烦恼。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态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93)

陈家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江南.题画

江南好,望里欲黄昏。

碧水一湾迷晚渚,寒鸦几点绕孤村。旧梦莫重温。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菩萨蛮.台城远眺

斜阳一塔光明灭。天风梵语声呜咽。韵事说前朝。

胭脂粉底娇。霸图零落久。往事休回首。

梁燕不归来。城边画角哀。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如梦令

永夜更残日尽。画角帘波不定。

四壁透寒声,递到满天秋讯。风紧。风紧。

雁字潇湘惊冷。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减兰

柳昏花暝。几日兰闺无梦影。负却清游。

检点闲愁上翠楼。窥帘月小。又是初三眉样好。

竹外琴边。可有风光似去年。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