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的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年的农村秋收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农民们在丰收季节忙碌而欢快的场景。
首句"不待鸣鸠唤插禾",形象地写出农人们勤劳,连鸟儿叫唤都不需要等待,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插秧,展现出农事的紧迫和农民们的积极态度。
"秋天到处有秧歌",则以“秧歌”一词,寓含了农民们在田间劳作时的欢声笑语,即使在严肃的农事中也充满了生活的乐趣。
"田如画罫纵横直",运用比喻,将整齐的稻田比作棋盘上的格子,描绘出田地规划得井然有序,显示出农人的精细管理和对土地的热爱。
"人比承蜩伛偻多",通过描绘农人弯腰插秧的姿态,暗示他们辛勤劳作的辛苦,但又充满坚韧与毅力。
"万束青分龟壳笠,千畦绿刺鸭头波",进一步描绘了田野的生机勃勃,青苗如画,犹如龟壳般密集,水面泛起的涟漪像鸭头般点缀,画面生动。
最后两句"耕耘自较三春迫,雨夕风晨为筑坡",强调了农事的艰辛,农民们早出晚归,甚至风雨无阻,只为在春天辛勤耕耘后收获的紧迫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农民的勤劳和田野的丰饶,也传达出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