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玉堂春图》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玉堂春景图。诗中以“古今画品各成局”开篇,巧妙地将古今艺术风格对比,强调了画面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接着,“点染烟云不一足”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画家在创作时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捕捉和独特处理,展现了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
“玉堂春色大文章”,诗人赞美了春天在玉堂中的美丽景色,将其比作一篇宏大的文章,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赏心无分于雅俗”,则表达了无论雅士还是平民,都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愉悦与满足,体现了艺术的普遍性和包容性。
“众香林里占花王,斗艳争奇归统属”,通过描述百花争艳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同时也暗喻了自然界中各种生命形态的和谐共存。而“三阳开泰万象罗,朝尽深红与浅绿”则以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最后,“君不见周莲陶菊爱有偏,不及牡丹众所瞩”一句,以周敦颐喜爱莲花、陶渊明喜爱菊花为例,指出这些特定的喜好虽有个人偏好,但牡丹作为国花,其受到的广泛喜爱和关注,象征着大众审美趣味的普遍性。通过这一对比,诗人巧妙地引出了“可知世间富与贵,乃是人人之所欲”的结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对艺术、生活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