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漫兴八首(其三)》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描绘了一幅月夜楼头的凄美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与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感慨。
首句“皎皎天上月,照我白玉楼”以皎洁的明月与诗人所在的白玉楼相映衬,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氛围。接着,“列星垂光采,河汉西南流”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辽阔,星光闪烁,银河缓缓流淌,构成一幅壮丽的夜景图。
“不知谁氏女,哀歌楼上头”将视线转向楼上的女子,她似乎在低吟哀歌,声音飘渺,充满了哀愁与思念。接下来,“歌声入云响,思挟凤凰游”描绘了女子歌声的穿透力,仿佛能直达云端,表达了她内心深处对自由与美好事物的向往,如同凤凰般飞翔于天际。
“凤兮翔千仞,宛在昆崙丘”借凤凰的形象,象征着女子的理想与追求,她渴望像凤凰一样翱翔于高山之上,栖息在传说中的昆仑山。然而,“岂无云间鸟,念之非我俦”则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即使有云间的鸟儿,但它们并非她所追求的对象,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含情掩罗袂,恻怆令心忧”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她含情脉脉地掩住衣袖,心中充满了悲伤与忧虑。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女子的外在动作,更深刻地揭示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远方与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孤独时的感慨与挣扎,具有深邃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